第一百零四章 決心與安排-《花與劍與法蘭西》
第(1/3)頁
“天主是不會饒恕違逆祂的人的,誰也不行。”
夏洛特突如其來的話,引起了主教的共鳴。
“對,夫人,您說得對,我們不能違背天主的意志!”因為利害攸關,所以他此時已經拋下了原本慈和的面具,展露出了真正的意志,“不管怎么樣,作為一個天主教大國,我們都應該和教廷站在一起,幫助某些心懷叵測的陰謀家來損害教會,這簡直是愚不可及的,對法國,對陛下自己,都不會有任何好處!”
毫無疑問,主教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做出這樣的論斷的,作為宗教界人士,他認為法國必須保衛羅馬教廷,這也是法國國內很多人的意見。
不過,雖然他的立場偏頗,但是夏爾看來,他的話也未嘗沒有道理。
就法國的利益來說,意大利統一起來肯定是一場災禍——自古以來,沒有哪個國家會希望周邊的邊境突然冒出一個統一的大國,所以法國能夠阻止就應該去阻止。
而在這個年代,民族主義是天然正確的,如果法國公然說出自己想要成為意大利民族(這個詞當然是一個很虛幻的名詞,可是虛幻的名詞說多了,就可以成為幻想中的共同體,并且真正成為民族號召)的敵人,那肯定會惹起所有意大利人的憎恨,可是如果把教廷拉進來,說是為了保護天主教會,情況就不同了,至少能夠有一個打得出去的旗號。
名聲糟糕而且力量更加虛弱的波旁王族太過于頹廢,想要扶持都很難守住他們在兩西西里王國那點可憐的家業,,而且它又牽涉到波拿巴家族和波旁王族的紛爭,不是一個很好的扶持目標,可教廷雖然在中世紀以來一直都衰頹不堪而且聲名狼藉,但是此刻它畢竟還是一個有資源、有領土,還有一些號召力的政治實體,在意大利擁有巨大的實力,能夠成為阻擋撒丁王國和加富爾伯爵那些民族主義陰謀的一堵高墻。
本質上,夏爾不是為了保衛教廷而希望意大利繼續四分五裂,他是為了讓意大利繼續四分五裂而保衛教廷——保衛教廷是一個能夠拿出來的借口,但也只是手段,讓意大利繼續分裂下去才是最終的目的。
在原本的歷史當中,撒丁王國依靠法國的幫助,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統一意大利的目標——尤其是在1859年,通過各種鼓動使得拿破侖三世皇帝發動了法奧戰爭,最終借著法國人的手趕跑了北意大利的奧地利勢力,然后收復了倫巴底地區,接著再通過加里波第不到千人的志愿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摧垮了兩西西里王國,將它的領土也并入到了撒丁的版圖當中。
而如果沒有法國的幫助,撒丁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1859年法國參戰之前,撒丁已經被奧地利人打得十分難堪了,奧地利一國就能夠讓意大利的統一推遲幾十年。
所以,可以說意大利的統一,最大的功臣不是加富爾、馬志尼和加里波第這三英杰,而是拿破侖三世皇帝。
然而,就算他有這樣大的功勞,意大利人里面感激他的反倒是不多,在1859年法奧戰爭之后,因為拿破侖三世在和奧地利的和約當中,只為撒丁搶到了倫巴底地區,沒有把威尼斯地區也給拿過來,意大利甚至還爆發了一次抗議他的熱潮,指責他出賣了意大利的利益,等到了意大利統一之后,更加是想方設法地抹消他的幫助,把他說成是一個支持教皇阻撓意大利統一的反動派。
這誠然是一個心酸的笑話,不過這倒也不足為奇,一個國家借助外援統一了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合法性,在戰后統治國家的那些精英們,必然要想方設法地神化自己的前輩,鼓吹民族意識,淡化外援的作用,這是必然之舉。
可笑的反而是法國的君主們,從美國獨立戰爭到意大利統一戰爭,路易十六和拿破侖三世都做了冤大頭,出了無數的力最后反倒成為了對方眼中的丑角,成為被人遺忘的“國父”,而法國也在其中蒙受了巨額的損失。
他們犯了這樣的錯,夏爾可不想跟著做。
拿破侖三世支持了意大利的民族運動,而夏爾認為根本就不應該讓意大利統一起來,撒丁對法國卑躬屈膝,夏爾認為可以將它納為附庸,但是沒有必要為它火中取栗。
現在撒丁已經在向波拿巴家族獻媚靠攏了,如果按照歷史進程的話,拿破侖三世就將把它當成附庸,并且最終和奧地利開戰,讓這個國家可以得到火中取栗的機會。
當然,這是幾年后的事情,現在還沒有進入到國家的核心決策當中,所以夏爾無法提出反對意見,而且他也知道皇帝陛下是一個意志十分堅定而且自信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改變主意的,所以,他決定未雨綢繆,先在場外凝聚支持者和勢力,以便等到形勢進入到那個階段的時候,更有力地提出反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七台河市|
海淀区|
东城区|
镇远县|
齐河县|
乐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天长市|
西乡县|
大宁县|
云安县|
宝清县|
延津县|
茂名市|
玉林市|
沙田区|
凉城县|
宝丰县|
日喀则市|
文水县|
垣曲县|
宁德市|
乐昌市|
茂名市|
吉林省|
邮箱|
隆林|
容城县|
天津市|
布尔津县|
襄垣县|
三河市|
乃东县|
湖南省|
桐城市|
沁水县|
通城县|
响水县|
敦煌市|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