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江寧城中秦淮河畔游人如織。 珍饈樓上,食客們談?wù)摰脑掝},仍舊離不開三個多月前那場震驚世人的突變。而前些日子玄武五洲隱現(xiàn)的傳聞,即便有官府出面澄清,也擋不住世人的獵奇之心。 間或有人說起新上任的江淮道布政使,便有消息靈通人士,故作神秘地透露,非但新任藩臺是帝黨官員,就連江寧水師,上上下下也都換了人了。 便有衣著華貴的中年客人嘆道:“邪月當(dāng)頭,這江淮道上又是媚黨當(dāng)?shù)溃傩盏娜兆优率歉与y熬了。” “當(dāng)官的,還不都一樣?”店家小廝低聲嘟囔了一句,卻被掌柜瞪了一眼,趕緊跑開去了。 店家開門做生意,自然湊著客人的興致,挑人愛聽的說,只是遇上這般好談國是的客人,掌柜的多半只當(dāng)沒有聽見,輕易絕不參與其中。 那中年客人卻顧不得這么多,繼續(xù)高談闊論,言辭之間,顯然是對忠孝仁義推崇備至,覺得眼下儒家失勢,乃是天下大亂之兆。 這人已有四五分醉意,說得興起,卻瞥見窗邊有個道士模樣,自蘸自飲的客人不住搖頭,便提了酒壺,搖搖晃晃地來到那人面前,正色道:“這位真人,莫非是覺得我所說的,全無道理?” 這道士大約四十歲上下,穿一身玄黑道袍,生得清瘦,胡須稀疏,頗有幾分出塵之味。 但那中年酒客稱他“真人”,倒不是指的修為境界,而是世道如此。見了道士稱真人,見了和尚叫法師,都是市井中常見的稱謂,說著不當(dāng)真,聽著卻舒坦,總好過叫“雜毛”或是“禿驢”。 與那富態(tài)中年同行的客人,見狀便來拉他,還忙不迭朝那道士告罪。 “無妨無妨。”那道士卻微微一笑,攤手請那半醉的中年落座,神色平和道:“你說儒家勢落,天下必定大亂,何以見得呢?” 富態(tài)中年被朋友一拉,又見面前這人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模樣,酒意頓時醒了大半,卻不愿當(dāng)著這么多客人,折了面子,當(dāng)下端正坐姿,很是認(rèn)真地反問道:“真人難道覺得,忠孝仁義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照你這么說,新仁江淮道布政使張佐易便是無君無父,不仁不義之輩么?”道士淺笑道。 富態(tài)中年被問得一滯,即便酒壯人膽,他也不敢當(dāng)眾將一朝廷命官罵得如此不堪。 那道士卻沒有糾纏,隨即又問道:“神州之大,足以令耕者有其田,也足以庇得天下寒士,為何有人坐擁良田萬頃,廣廈千間,卻有人露宿街頭,忍凍挨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