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堂上爭吵不休,針對大羽行徑,如何應對,竟是有著兩股截然不同的聲音。 第一個,就是立刻出兵討伐,大羽不當人了,那也沒有必要和他們客氣了。 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就是比較懷柔的手段,先禮后兵,先派出使詢問大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萬一這里面有誤會什么的。 武元全程沒有吭聲,這大羽的確做的不地道,可是武元想不通,大羽在這個結骨眼兒上如此做,有什么好處? 要知道,最先來求和的人,本就是大羽。 因為那個虎視眈眈的天離國,距離大羽是最近的,從地勢上來講,天離若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那必須先對大羽開刀。 在這之后,才是他大武。 因此,大羽才不惜以三座城池的代價換取與大武的同盟和約。 但上次大羽使團中,已經出現了天離國的身影。 所以也沒有辦法排除,大羽是不是已經徹底倒戈到天離那邊了。 似乎也只有這樣,才好解釋,大羽的種種反常行徑。 可武元依舊不認為,大羽真的這么沒有骨氣,向天離俯首稱臣。 至少也要打過之后再說啊。 武皇帝看著吵的不可開交的朝堂,也是一陣頭疼,臉色難看的呵斥道:“夠了!” 大臣們這才漸漸的平息下來。 吵過之后,就該是位高權重的人站出來發表意見了。 首當其沖的是文丞相,第一個站了出來。 文丞相也是凝重的說道:“陛下,臣以為,大羽此舉頗有蹊蹺,應當調查清楚再做定奪,否則極有可能給他人可乘之機。” 文丞相說完,立馬有個驍勇善戰的將軍馮祥錕站出來說道:“殺了我大武八個監察使,還有調查的必要嗎?若我大武唯唯諾諾的,只會讓人覺得好欺而已,臣以為,當立刻出兵,兵貴神速,陛下還請當機立斷,臣愿親自領兵前去討伐。” 武元忍不住看了一眼這個長相魁梧的大將軍。 能夠真切的感受到,這個馮祥錕,是個果斷殺伐之人。 只是年歲上,有些大了。 即便真的要打仗,這個馮祥錕只怕也是難當大任,尤其是持久戰的話,馮祥錕身體都要吃不消。 不過,武元喜歡馮祥錕這霸道無往的個性。 而文丞相也是不怵,繼續說道:“馮將軍,打仗不是兒戲,更何況是這種蹊蹺的仗。” 馮祥錕頓時瞪眼,“文丞相,打仗就是打仗,別人欺我大武頭上了,還什么蹊蹺不蹊蹺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