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駭人聽聞自不信-《主宰漫威》
第(1/3)頁
祖大壽被圍錦州之時,洪承疇屯兵寧遠,欲以穩打穩扎之法,應對韃子攻勢。然則因河北、河南蝗災之故,流賊復起,聲勢日隆,崇禎皇帝便欲使遼東速戰速決,好調兵回返,鎮壓流賊。
于是下旨催促。
洪承疇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率軍出寧遠,浩浩蕩蕩十三萬,奔松山,遙望錦州。
黃臺基于是遣阿濟格率軍八千,繞松山奔塔山,欲斷洪承疇糧道、退路。隨后又親率正黃旗、鑲黃旗精騎五千,至松山外,查看明軍兵勢。
松山堡外,左右各有近十座哨堡、炮臺,呈掎角之勢,立在大大小小山頭之上,拱衛松山。然則大明勢衰,軍隊屢戰屢敗,心氣早破。任憑那黃臺基鑾駕大搖大擺,卻不敢與之相抗。其中守軍望奴生畏,狼奔豚突。
黃臺基于是擺駕山頭,居高臨下遙望松山。
此時,松山堡內,洪承疇正召集麾下眾將議事。
其端坐主位,堂下左右各有吳三桂、馬科、王樸、虎大威等總兵將領分列。
洪承疇道:“建奴驕狂,黃臺基親率大軍至堡外窺我兵勢。眼下錦州被圍,祖將軍求援日急,陛下又連連下旨催戰。諸位都是我大明的悍將,不知可有計策教我?”
眾將皆知督師策略,無非揚長避短,以守代攻。明軍善守,不善野戰。以守勢消磨韃子兵鋒,再徐徐圖之,此乃良策。
可皇帝催促日急,圣旨都下了數道,洪承疇雖為督師,卻也無可奈何。
其中種種,眾將皆是心知肚明,聞聽洪承疇開口,俱默然無以對。
見狀,洪承疇心中嘆息。
若給他足夠時間,不說能擊敗韃子,至少能讓韃子無功而返。可皇帝高坐金鑾殿,哪里知道前線艱辛?
不過洪承疇也知道,今年河南河北蝗災浩大,流賊復起,皇帝心急,也無可厚非。
畢竟如今這大明朝,可用之兵,大略也就遼東這一支軍隊了。
但洪承疇卻知道,流賊雖勢眾,卻多為烏合之眾。眼下建奴,才是朝廷之大患!若不能挫敗建奴,便是剿滅了流賊,又有何用?
對此,他只能哀嘆。
見洪承疇神色低沉,那眾將雖各有心思,卻也感同身受。山海關總兵馬科猶豫片刻道:“黃臺基只有五千兵馬,不若大軍出城,將其撲殺?”
此言一出,眾將皆翻白眼。
吳三桂道:“馬總兵此言差矣。黃臺基雖只五千兵馬,卻都是精銳,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想走就走想來就來。”
余者眾將也皆頷首,深以為然。
“或可設計作彀,將其引來,合圍剿滅?”大同總兵王樸想了想,開口道。
“謬矣。黃臺基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輕易上當?”虎大威連連搖頭:“此賊詭詐多端,設計不成,被他反算一把,到時悔之晚矣。”
你一言我一語,鬧哄哄如同菜市場,卻沒個結果。
洪承疇眼底閃過一抹無奈。
這些總兵大將都是老兵油子,竟沒有一人有點血性,實在是讓人心生悲涼。作為這樣一支軍隊的統率,洪承疇幾乎可以預見到自己的下場。
他拍了拍太師椅扶手,正聲道:“諸位聽我一言。韃子兇猛,不能正面相抗。可陛下下旨催促日急,錦州祖將軍處也已被圍近月,矢盡糧絕就在眼前,不得不救。我意大軍傾巢而出,以多壓少,以勢壓人,迫韃子撤兵。本督已有詳細計策,各總兵將官須得依計行事,突進不得過,非傳訊而不得退。”
說到這里,洪承疇官位浩蕩,目光橫掃:“若敢違抗軍令,軍法處置!”
一時間,廳中鴉雀無聲。
正此時,廳外傳來長長一聲呼門:“報,督師,塔山總兵李輔明遣人前來,有要事稟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合江县|
南丰县|
太白县|
邵阳县|
石狮市|
彩票|
镇雄县|
甘德县|
东乡县|
柘城县|
盐源县|
平山县|
吉首市|
麻阳|
金湖县|
德清县|
漠河县|
县级市|
凌海市|
玉环县|
方城县|
双流县|
连州市|
宣化县|
尚志市|
瓦房店市|
广宗县|
堆龙德庆县|
永城市|
遂川县|
林甸县|
金塔县|
常德市|
房产|
叙永县|
新巴尔虎左旗|
敖汉旗|
青川县|
平定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