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戩在玉鼎身旁打坐時,應該是他最放松、最松懈的時候。 這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等楊戩再次睜開眼時,就仿佛睡了一覺,渾身輕松異常。 再看體內玄珠,卻又多了兩顆,而原本在大戰時結成的四顆玄珠,也已圓滿無缺。 肉身之力,更勝往昔。 難得的是楊戩亂戰中積累的對壘經驗,不知多少次身臨險境,在法寶和神通的‘槍林彈雨’中左突右沖,每時每刻都要緊繃著神經去算計如何才能少承傷害。 雖然在那些大能看來,楊戩和天庭戰將的大戰,或許只是兒戲。 但就算如此,那也是楊戩如今唯一能去做的,唯一能做到的,拼上性命去做的。 當真痛快! 楊戩苦笑著搖頭,這般熱血上頭的感覺確實十分爽快,但若只憑熱血,在洪荒之中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實力。 能夠戰平大羅并不算什么,只要大羅金仙想走,除卻一些特殊的地利,楊戩根本留不下他們。 而封神之前的這個大世,大羅何其多?中神州的仙門大派,若是沒幾個大羅金仙祖師坐鎮,早就被對頭把山門拆了。 縱觀修行之路,結成長生道果,便是觸碰到了超脫的邊緣,有了繼續在天地間探索道之真意的資格。 不入長生,當真只是匆匆過客罷了。 人族興盛之氣運悠長,又是上古之后這漫長歲月而來唯一的天地主角,故而中神州、天庭的大羅金仙,才會有如此‘擁擠’的態勢。 盛極而衰,故而有了封神之劫。 “不對……”楊戩下意識說了句,一旁在翻閱書簡的玉鼎真人看了過來。 “如何不對?” 楊戩睜開眼,道了聲“師父”,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如今這天地間,大羅是不是太多了點。” “道之所衍,自有道理。” “嗯,師父,我突然想到的是,”楊戩道,“封神之劫是道門之劫,三教要借俗世王朝更迭來爭斗一番,定下上封神榜的名單。” 玉鼎真人聞言輕輕點頭,楊戩所說自然都是昔日他對楊戩說過的。 楊戩又道:“中神州的萬千仙門,算不算道門的道承?” 玉鼎真人也怔了下,頓時明白了楊戩所說的‘不對’到底是何用意。 中神州的絕大多數仙門,自然都是道門的道承,不少龐大的仙門、門人弟子數十萬,所修盡是元神道。 大多數仙門之跟腳,或是得了道祖在紫霄宮所講的三千道,或是道門三教弟子所立,鮮少有修自身之道的先天大能還有道承流傳。 如此說來…… “你倒是一語驚醒了為師,”玉鼎真人拿出一道玉符,略微有些猶豫,“但此事,與我闡教也無太多關聯……” 楊戩緩緩點頭,“若是能提醒下中神州的仙門,也能讓不少人免遭劫難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