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030【讀書少受欺負】-《北宋穿越指南全集閱讀》


    第(2/3)頁

    沈有容也幫忙保養(yǎng)鐵錢,免得今后使用時生銹,一邊擦拭一邊笑道:“今天在茶山,白三郎告訴俺,說能幫祺哥兒進小學讀書,還是不用交學費的那種。”

    “不用交學費?那可好得很!”嚴大婆更加歡喜。

    王安石創(chuàng)立的三舍法,把全國官方學校,設(shè)為小學、縣學、州學、太學四個等級。每所學校又有五個年級,百日一考,最快五百天就能畢業(yè)。但如果考試不合格,也有可能遭降級處罰,太學生都能直接扔回州學讀書。

    蔡京上臺之后,立即恢復三舍法,并在全國推廣官方學校,最終目的跟王安石一樣——廢除科舉!

    或者說,已經(jīng)廢除了。

    九年前,宋徽宗頒布詔書,正式廢除科舉考試,士子必須在官學讀書,從太學畢業(yè)班里選官任用。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在無數(shù)反對聲中,只能采取升學和科舉雙軌制。

    目前的情況是:三年一屆科舉,取進士七八百人。一年一屆貢舉,選太學生十余人,等同于進士出身。

    沈有容繼續(xù)說:“幾年前,官學生非但不交學費,還能在學校免費吃住呢。蔡相公(蔡京)丟了官,朝廷就給改了規(guī)矩,州學以下都要給錢才能吃住。”

    嚴大婆有些疑惑:“都說蔡相公是奸臣,他怎待學生那般好?”

    “俺也不曉得,”沈有容揣測道,“可能壞人有時也做好事,就跟那些豪強修橋鋪路一個樣。”

    嚴大婆說:“能一直讀官學便好了,能省下許多學費。”

    沈有容道:“俺問過白三郎,他說州學不能去讀,州學生不許考科舉,只準繼續(xù)升太學。太學只在汴梁有,俺們洋州的州學,兩三年才能排到個升貢名額。便進了太學讀書,也只托關(guān)系方可做官,除非才學過人壓都壓不住。”

    “那萬萬不能讓祺哥兒讀太學,俺們又沒錢送禮,到汴梁去就困住了。”嚴大婆連忙說。

    沈有容笑道:“姑母莫要擔心,太學精貴得很,農(nóng)家子想進都進不去。”

    嚴大婆仔細擦拭鐵錢,憧憬著孫兒快快長大,就能像兒子那樣去科舉。便考不上進士,只要中了舉人,也能在城里尋個體面活計。

    到時候,便是累死病死,她也能瞑目了。

    外頭,朱國祥把白祺送到門口:“祺哥兒,你自己進去,跟母親一起耍,我有些事情需要翻書。”

    把孩子打發(fā)走,朱國祥拉著兒子回屋,點燃油燈問:“古代有字典沒?”

    “朱院長要干嘛?”朱銘反問。

    “我自己重新取個表字。”朱國祥說。

    朱銘說:“只有韻書,勉強相當于字典吧。”

    朱國祥拖出床下的箱子,一陣翻找,還真找到了《禮部韻略》,可惜只有一卷殘本。

    就這玩意兒,曾經(jīng)可以帶進考場。

    由于趁機夾帶小抄者太多,宋真宗就給禁了,改讓主考官準備幾本韻書,方便考生隨時借用查找——考生數(shù)量過多,經(jīng)常借不過來,于是詩賦考試就悲劇了。

    別把古人想得多牛逼,即便是宋代的名臣大儒,考詩賦翻車的也不在少數(shù),因為韻書復雜他們?nèi)菀子涘e。

    平時寫詩,是可以出韻的,連平仄都能不遵守。

    而詩賦考試,比八股文還死板。

    就拿賦來說,題目出自經(jīng)史子,有可能那本書,你連名字都沒聽過。不但限制死了韻腳,還規(guī)定用韻的次序,還要起承轉(zhuǎn)合、八韻貫通。

    除了蘇軾那種天縱奇才的文學家,但凡是進士科出身的官員,全都對科場詩賦深惡痛絕。所以王安石和司馬光,雖然黨爭打出狗腦子,卻聯(lián)手把詩賦從科舉中取消。

    翻開韻書,隨便看了幾眼,朱國祥就給扔回去。

    他看不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灌南县| 井研县| 东源县| 奉化市| 台中市| 长春市| 道孚县| 克东县| 沂源县| 简阳市| 涞水县| 邯郸市| 漳浦县| 于都县| 胶州市| 高密市| 宁阳县| 澄迈县| 崇阳县| 蕲春县| 凤山县| 万年县| 正镶白旗| 安溪县| 拉孜县| 南澳县| 集安市| 北宁市| 六枝特区| 东安县| 平潭县| 尚志市| 拉萨市| 伊金霍洛旗| 尚志市| 遵义县| 舒城县| 格尔木市| 乐至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