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005【茶留人去】-《北宋穿越指南朱銘結局》


    第(1/3)頁

    “沒剩幾包了,省著點抽。”

    朱國祥點燃華子,吸了一口香煙,便隨手遞給兒子,眼神茫然的望著漢水對岸。

    從車里順出的那條中華煙,被消耗得很快,父子倆一有空就抽煙,以此來緩解心中壓力和迷茫。

    朱銘也不嫌棄過濾嘴上的口水,接過來猛吸一口,又遞回去說:“就怕是北宋或南宋的末年,其他時候都還好。不過嘛……”朱銘沒心沒肺的笑道,“戰亂也意味著機遇,說不定咱們還能做皇帝呢。”

    “說得輕巧,你會打仗嗎?”朱國祥問。

    朱銘說道:“我研究過《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也研究過火器發展史,熟悉古今中外的著名戰例?!?

    “我算聽明白了,就是紙上談兵。”朱國祥進行總結。

    朱銘撇撇嘴,默認此事,沒啥好反駁的。

    他確實屬于紙上談兵,雖然熱衷于玩兵甲,卻不會絲毫的實戰招式,三萬多塊錢的寶劍,在他手里跟砍柴刀沒兩樣。至于戰爭,戰例和陣法他都非常熟悉,實操僅停留在跟幾個混混打架。

    父子倆輪流吸完一根煙,朱銘拍拍屁股站起來:“繼續沿著漢水走,總能遇到村落的。”

    朱國祥問道:“宋代的漢中盆地,發展狀況怎么樣?”

    朱銘解釋說:“這得分時間段來講。北宋初年,漢中人口稀缺。后來東南茶葉實行榷禁,只有川陜和廣南茶葉可以自由買賣。再加上四川盆地人口繁衍過多,大量蜀中人百姓遷徙到漢中,在漢中各地廣泛種植茶葉?!?

    “后來呢?”朱國祥問道。

    朱銘繼續講述:“后來王安石變法,東南茶葉可以自由貿易了,川陜茶葉卻因為河湟開邊,由朝廷統購統銷,專門用于置換馬匹。正所謂,漢中買茶,熙河易馬。從此,漢中商業日漸凋敝,人口也變得越來越少?!?

    朱國祥迷糊道:“我怎么沒聽明白?”

    朱銘詳細解釋:“朝廷對茶葉統購統銷,導致茶場主損失慘重。朝廷向茶農收購時,不但壓低收購價格,還強行將好茶當劣茶收。大商賈則勾結官員,以次充好,壟斷茶葉市場。北宋的漢中以種茶為主,特別是山區地帶。茶葉市場凋敝,老百姓就吃不飽飯,只能外逃到其他地方。”

    “不能改種糧食嗎?”朱國祥問。

    朱銘說道:“第一,漢中多山區,這些山區的糧食產量很低;第二,地里該種啥,不是農民說變就變的。官府登記的是茶場,就算你改種糧食,還是會按種植茶葉收稅。貧瘠山地本來就產不出幾粒糧食,還要按種茶來收高額賦稅,農民非但沒有收入,每年還得倒貼稅款。另外,河湟和陜西經常打仗,漢中這邊苛捐雜稅更重,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所以說,河湟開邊雖然為北宋拓地千里,卻也把漢中山區搞得民不聊生。”

    朱國祥又問:“南宋恢復了嗎?”

    “沒有,直到南宋滅亡,川茶一直都是榷禁狀態,”朱銘搖頭道,“而且兩宋之交,漢中的北部屬于前線,戰亂頻繁,賦稅更重,人口流失更嚴重?!?

    朱國祥頗為欣慰,夸贊道:“你歷史知識倒是挺扎實?!?

    朱銘打開話匣子:“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就是探討宋代川茶榷禁對漢中人口和經濟的影響。研究那些歷史細節,其實是很有趣的。就拿王安石和蔡京來說,一個改革能臣,一個千古奸相,但比較他們的茶政,卻可以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怎么說?”朱國祥問。

    朱銘說道:“王安石推行新法,解除對東南茶葉的榷禁,讓東南茶葉可以自由買賣。其本意是好的,但他怕重蹈慶歷新政覆轍,不敢放手去改革吏治,導致市易法淪為空談。市易法的初衷,是打擊商業壟斷和兼并,保護中小商賈的利益。實行起來,卻變成官員左右市場,中小商人負債累累、大量破產,茶農受到波及也紛紛舉家逃亡?!?

    “而蔡京在徽宗朝掌權之后,兩次茶法改革就很奏效。蔡京制定的茶引制度,看似恢復了榷禁,卻又保留了王安石的部分通商法。如此,就讓各方都能得利,一直沿用到清朝乾隆年間。”

    朱國祥搖頭說:“一種新政,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得利,蔡京的茶法肯定有人受到損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宝坻区| 开平市| 进贤县| 四子王旗| 紫云| 贵定县| 霍山县| 屯留县| 黄平县| 濮阳市| 清河县| 上蔡县| 长春市| 合江县| 咸阳市| 辽宁省| 湘乡市| 松潘县| 芷江| 鹤岗市| 福贡县| 嘉义县| 昌平区| 大名县| 建德市| 上犹县| 托里县| 稷山县| 榆社县| 自治县| 合阳县| 增城市| 吉安县| 新闻| 特克斯县| 萨迦县| 凯里市| 宜章县| 兴安盟|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