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公私】-《北宋穿越指南朱銘小說》
第(3/3)頁
州判家的公子?
當然要去!
朱銘面色從容,一身正氣凜然,絲毫不慕權貴:“樂意之至。”
這位白三郎帶著家僮離開,婆媳倆禮送出門,她們回屋之后,對待朱家父子的態度更加尊敬。
大才子啊,如果一直能做祺哥兒的老師……
白崇彥撐傘返回家宅,一路興奮莫名,既有買到好筆的愉悅,更有求得新知的暢快。
至于同窗遺孀的緋聞,白崇彥已經不信了。
雨天路滑,一不小心,摔得半身污泥。
他也不換干凈衣裳,就徑直前往父親的書房。
老白員外正在挑燈看書,覷了一眼兒子身上的泥水:“回來了?”
“辦妥了。”白崇彥說。
老白員外說道:“今夜就能辦妥,看來那對父子很有手段,生生把你給說服了。”
白崇彥大致復述了一遍經過,說道:“父親,朱家父子必不是歹人。就算是歹人,以他們的才識,也沒必要騙些村夫俚婦。特別是那小朱秀才,雖只討教了兩句,已讓孩兒佩服之至。”
老白員外做過縣主簿,但他肚子里的學問,去考舉人都夠嗆,問道:“真的那般有才學?”
“何止是有才學,”白崇彥大加推崇,“孩兒從西鄉縣求學到洋州,所遇經師不止一兩個。便那洋州的名儒,也是按何平叔之言解《論語》。一個二個,解得舌綻蓮花、頭頭是道,可又有誰說出‘公私’二字?”
老白員外說:“這兩個字也不難,我一聽便知其義。”
白崇彥道:“能聽懂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一回事。不把《論語》研習至精,又哪能說出此言?越是簡單之詞,就越妙到毫巔,正所謂大道至簡。”
老白員外聽明白了:“你是說,整個洋州的經師,都不如這少年有學問?”
“也不一定,‘公私’二字,或許是他妙手偶得。”白崇彥說。
“他想科舉做官?”老白員外又問。
白崇彥道:“確有此意,還讓孩兒幫忙作保。”
老白員外沉吟道:“既是這樣,些許山地,送他又何妨?便考不上科舉,也無非幾畝薄地而已,對咱來說沒有半點損失。等二郎(白二公子)回來,便讓他幫忙造戶籍。你祖母的壽宴,也請朱家父子到里面來坐,不可跟凡夫俗子混為一席。”
“父親英明。”白崇彥對老爹的安排也很佩服。
老白員外告誡道:“別看俺家在鄉里勢大,出了西鄉縣算得什么?你要多多與人為善,莫要跟人爭執結仇。下游那個混不吝,還自稱甚么小白員外,魚肉相鄰,四處結仇,勾結山賊,私賣鹽茶,遲早得破家亡命!”
他年輕時候,也是個狠辣角色,十多年前終于踢到鐵板,辭去主簿職務灰溜溜滾回鄉下。
從此,修身養性,寬待鄉鄰,居然漸漸混出好名聲。
“父親說得是。”白崇彥道。
老白員外又說:“昨日忘了問你,鐘秀才可愿來俺家教書?”
白崇彥道:“孩兒去邀請過了,鐘秀才倒是愿意來,但提的要求較為苛刻。每月俸酬四貫,每年還得另給束脩。”
“他窮瘋了吧!”老白員外憤怒不已。
白崇彥道:“俺們這里太偏僻,孩兒問了好幾位先生,但凡有些本事的,要么不愿來,要么叫價高。父親給出的報酬,也能聘到老師,但其學問嘛,孩兒卻看不上。”
老白員外說:“學問差些也可,畢竟只是教授蒙童。家里的梁學究年紀太大,眼花耳聾得厲害,上課打鬧他都聽不到,今年務必要換一個西席。”
白崇彥猶豫再三,忍不住說:“孩兒認為,該把私塾改為村學,讓村里有志向學的孩童都來讀書。”
“還要建村學,真當俺是大善人?”老白員外冷笑。
白崇彥說道:“父親,村學都沒有,俺家只能算土豪。只有建立村學,教化鄉里,才能稱得士紳之家。”
“士紳之家,士紳之家……”
老白員外被這個稱呼說動,反復沉吟之后,點頭許可道:“確實,村里沒有村學,你在外交游也丟面子。五十貫錢,應該能辦起村學吧?”
白崇彥說:“綽綽有余。”
老白員外當即拍板道:“等你祖母大壽過后,就起幾間草屋,讓村中孩童都來讀書,暫時讓梁學究繼續教著。”
白崇彥建議:“那朱家大郎,既然能編寫《三字經》,想必對教授蒙童頗有心得。他還稱自己的蒙學,是其父朱相公所授。等孩兒再去試探其學問,或許能聘朱相公做村學先生。”
“也行。”老白員外表示同意。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龙岩市|
堆龙德庆县|
北安市|
太谷县|
太保市|
临武县|
公主岭市|
文成县|
襄汾县|
德令哈市|
广安市|
太谷县|
丹江口市|
霸州市|
措美县|
房山区|
衡南县|
塔城市|
钟祥市|
阜康市|
周宁县|
吉安市|
江口县|
和静县|
公主岭市|
即墨市|
沅江市|
马山县|
琼海市|
涟源市|
开远市|
都兰县|
冷水江市|
余干县|
宝清县|
昌黎县|
蕲春县|
博兴县|
休宁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