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唇邊勾出一個略顯冷漠,但無懈可擊的淡笑,他謙和有禮地跟蕭詩云打過招呼,彼此宣喧幾句,隨后,就跟代王伏惠進了書房。 “大兄,愁容滿面,是為何事?” 伏齋看著代王伏惠坐定,又見他裝模作樣地嘆息,擺出十分為難的嘴臉,心里幾乎想笑出聲來,但又生生忍住,只是面色淡淡地詢問。 “阿齋,近來伏春在郎州賑災,連除本王于此地的三個心腹,行事咄咄逼人,此事,你有何看法?” 代王擰眉,語氣沉重。 他雖是先帝爺的嫡子嫡孫,但虧在父王出生太晚,皇太后——他的嫡親祖母,也早早被平津帝斗下去,沒給他留下太多的政治資源。 幸而,他手段不錯,又外祖家和承恩公府做靠,更兼嫡出底蘊,招來一批擁護‘立嫡’的文人,因此,到是四個候選人里,呼聲最高的那位。 不過,禮賢下士,八面玲瓏,結交無數的好人緣這種事…… 是需要金錢做依靠的。 撒銀子,是最直白,最粗暴,也最容易博取別人好感的手段了。 代王心里輕漫的想著:伏齋,這個民間長大,操持賤業,一身銅臭的庶弟,對他來說,多少是有些用的。 “大兄,你知道,小弟生于民間,朝廷之事,確實不大懂得,有什么事?你只需吩咐就好了。” 伏齋淡聲,裝作沒看出兄長的蔑視,狀似恭敬,實則疏遠地詢問。 他沒興趣欣賞兄長拙劣的演技,跟他做什么兄友弟恭的把戲,他跟代王府的交情,無非是他出銀子,伏王府做他的靠山罷了。 所以,每年大幾十萬兩的給伏惠出銀子,伏齋是沒有意見的,他就當,他依然是個皇商,往上交‘保護費’了,可是…… 伏惠非要跟他兄弟情深,這就很討厭了。 簡單的利益關系,何必扯感情呢? 以伏齋的經驗,不管什么事,一旦扯上感情,就更費錢了。 要得理直氣壯的。 伏齋小聲嘆聲,用他的含情目,隱晦地翻了個小白眼兒。 “四弟,郎州那邊想經營出來,恐怕需要‘繪春商行’更多的支持,十萬兩總是要的。”伏惠大概覺得,感情溝通得差不多了,直接伸手就要。 而且,一要就是十萬兩。 確實是很理直氣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