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59章 訪古思今-《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臣也想過此事,陛下所言正是,臨安已難以作為中樞之地了。陛下可有心儀之地?”陸秀夫也深以為是的點點頭,又問道。

    “自秦漢至隋唐以長安為帝都,從地理上講關中橫穿整個盆地的渭河流域,提供了充足的農業用水。在秦嶺和黃土高原兩塊難以開發的土地之間,土地肥沃,曾有‘天府之國’之說;對外,東側和山西之間有黃河天險,是秦晉之間天然的分界線;北側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地形復雜,難以被穿透;南側的秦嶺山高水長,合圍在一起,關中盆地如同一個要塞易守難攻。四塞險固,沃野千里,在彼時的確是作為帝都的上上之選。”趙昺言道。

    “陛下以為長安當前就已經不宜作為都城了?”鄧光薦聽出皇帝話中有話,出言反問道。

    “嗯,從大勢上而言,西安相對而言利于防守,選擇在此定都的王朝,大多起步于群雄割據之時,以關中為根據地,可先令自己先立于不敗之地,再適時向東和向南進擊,從而進可攻退可守。簡單而言就是他打別人容易,別人打他難。但這也使其不利于物資轉運,需要耗費巨資才能維持城市的運轉,也是自唐后歷代皆棄之的重要原因。”趙昺言道。

    “《兩都賦》所謂: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晚首之險,帶以洪河、徑、渭之川。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鄧光薦點頭道,“正是因為長安過于封閉,讓它在維持首都運轉時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盡管關中地區本身是優質的產糧區,可是在百萬龐大的人口前,這點糧食根本不夠吃,尚需從外部調運。”

    “不錯,關中盆地向東的出口狹長而窄小,從東方水路運糧食進入盆地還要經過險峻的三門峽,此是一條相當漫長的補給線。也正是一個長期困擾漢唐王朝的問題,如果關中受災或生產力下降,來自東方的補給就至關重要,這還不算在西北維持所需的資財。”陸秀夫接話道。

    “若在王朝強盛的年代,維持這種運輸的費用還可以接受。可是到了王朝有衰敗的跡象,要保證長安物資供給就沒有那么輕松了。且每當西安被戰火摧毀,想要主持重建這座城市都很困難。劉秀棄置了長安定都洛陽,我朝也因長安城被戰火摧毀而選擇開封,也都是因為重建和維持這座城市需要的物資補給太昂貴了。”

    “時代已然不同,在秦漢隋唐年間,東南諸地還沒充分開發,占據了關中就能稱霸天下。但是當下水運甚至海運業已成為了我朝治理天下和發展經濟的根本,長安的物資運輸太過艱難,其已經不宜作為都城了!”趙昺點點頭,這些重臣們還是十分理智的意識到長安的弱勢,而沒有默守陳規的想當然,他也是十分欣慰的。

    “河南乃是天下之中,洛陽更是中原之中,道路四通八達,戰可四面出擊,和可招攬天下之才。只要重開運河,便能將江南的糧食運抵城下,唐時也是在糧食匱乏之時,前往洛陽就食。武朝之后更是以洛陽為東都,朝廷往來于兩都之間。漢時,從漢高祖五年移都關中到十二年四月駕崩,七年間劉邦曾七次親臨洛陽。凡是涉及到翦滅異姓王、分封同姓諸侯、封賞功臣等事宜,多在洛陽進行。而東漢時期,光武帝干脆舍棄關中遷都洛陽。洛陽可否作為我朝新都之選呢?”鄧光薦又言道。

    “定都何處,不僅要考慮地理,還要考慮政治。”陸秀夫言道,“隋唐定都長安,皆因他們皆是起家于關隴,依靠關隴世家打下的天下。而光武帝遷都洛陽,則是因為是其依靠河洛世家推翻王莽,平定天下。我朝開國依靠的是河北和河南群雄,定都開封也是多處于此計。而今我朝復興,則是借助江南的資財和人才,遷都可否緩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聂拉木县| 南溪县| 温宿县| 米泉市| 手游| 新乡县| 南岸区| 万载县| 镇安县| 商城县| 徐汇区| 马山县| 玛纳斯县| 安岳县| 衡水市| 嘉义县| 伊宁县| 启东市| 萍乡市| 东方市| 南岸区| 东莞市| 海晏县| 汤阴县| 遂昌县| 十堰市| 恩施市| 邹城市| 青州市| 锡林浩特市| 黑水县| 安阳市| 博客| 洛南县| 绥江县| 鹤山市| 巴彦淖尔市| 星子县| 张家川|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