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陸秀夫的學識和閱歷十分清楚當一個王朝衰弱,往往積弊太深。它往往會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下許多的矛盾和問題。在積弊中醞釀著廣泛的矛盾,增長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破壞統一,形成分裂的局面。而在紛亂的旋渦中, 又有多少人能夠認清形勢的變化、適應新的形勢、調整自己的政策、改變運動的方向?有時即使個人有這種清醒的認識,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前大宋正值爭霸天下之際,面對的形勢錯綜復雜,他們作為大宋的掌舵者必須要有深遠的目光,謀的不僅是當下,而是長遠。因此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中原, 卻要放眼整個天下, 為百年格局打下基礎。 “陛下雄才大略, 心懷天下,但也要量力而行,做出取舍,不可貿然出兵塞外!”陸秀夫明白眼下大宋已經占盡上風,而蒙元滅亡只在朝夕。但蒙元的根基在塞外,即便失去中原,尚控制著漠南漠北萬里之地,要剿滅散布在草原上的殘元勢力還需從長計議。 “陸相言之有理,對草原繼續用兵不能急在一時。而今北伐已經歷時尚不及一年,可國庫已經枯竭,文相不得不動用儲備的紙鈔來應付軍費開支。若是再遠征塞外,朝廷業已無法支撐,只能通過加征稅賦來維持大軍所耗,如此難免會惹得天怒人怨啊!”江璆贊同地道。 “朕知道輕重,當前并沒有出塞的打算,而從大局慮,只有收服漠南草原勢力,才可保我朝百年太平, 避免靖康之事重演!”趙昺點點頭道,“朕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時間穩固中原,通過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收服民心,以鞏固對中原的統治。” “嗯,中原地區淪于異族百年,又經蒙元數十年的殘暴統治,百姓困苦,民生凋零,非數年乃是更多的時間來恢復,使其成為我朝子民!”陸秀夫對皇帝的安排還是覺得比較妥當,贊同道。 “陛下,即便蒙元朝廷被滅,但殘元勢力必不甘心,其對我朝將不斷進行襲擾。我朝也不能任其發展做大和侵襲,當加強邊備予以剿滅!”江鉦言道。 “副使的建議極是!”趙昺予以肯定,說著在地圖上畫了一道線道,“朕計劃以舊長城為界,擇地形險要和軍事重地建立邊鎮, 依托其建立起一道防線, 以阻擋殘元勢力對西北、中原的侵襲。” “我們東可在錦州和永平府建城,阻擋遼東之地的侵擾;并以檀州、宣德、云州和大同等城為基本駐軍抵御對中原的襲擾;而在西北則以長安為本,恢復府谷、云州、榆林和靈州等城為表,阻敵南侵。”江鉦在圖上指點著道。 “陛下前時曾言,蒙元朝廷一朝覆滅,草原必將大亂,形成群雄爭霸之勢。我朝正可趁此時機整頓邊防,休養生息,待機出兵塞外,平定草原之亂。”陸秀夫言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