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的確該死-《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雖說皇帝表明自己干涉兵部對李振的考課,而只是以袍澤身份前來祭奠,但是眾人皆明白其中的意義大為不同。即便李振被剝奪身后的封賜,也足以慰籍其家人,讓軍中上下感到欣慰,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皇帝親自祭奠,且又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奔行數百里穿越敵陣而來。
“陛下,吃些東西吧!”祭拜完畢,皇帝讓陪祭的眾將散去,只留下了駐檀州諸部的幾名主將陪著守靈,劉文俊知道皇帝遠來, 水米未進便前來祭拜,請其到外堂坐下后征詢道。
“不必了, 我吃不下, 你們自便即可!”趙昺擺擺手道。
“陛下還是用些吧,若是李振知道陛下因此傷了身體,也會不安的。且當下在軍中,又是戰時,不必拘泥于規矩。”劉文俊再勸道。
他明白按照大宋喪禮,從易服開始,喪家便不吃東西,以寄托哀思。不吃東西的時間取決于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諸子三日不食;期九月之喪,三不食;五月三月之喪,再不食”。而皇帝不食,則是意在視李振為親人。
當然“不食”無非是死者親屬表示哀痛的一種形式,事實上親戚鄰里往往會送來稀粥,勸他們稍吃一點,有時尊長也會強迫他們稍吃食物。所以,“不食”并不是完全不食,而在戰時這些規矩是可以不遵守的, 畢竟不吃飯哪里有體力去作戰。
“我是真的吃不下,拿些茶水即可!”趙昺搖搖頭,劉文俊進入帥府時已經三十有余,而今已近六旬,他們這些老將也將他視為子侄一般看待,想著若是自己滴水不進,他心中也會不安,便勉強笑笑道。
“是,屬下便去準備!”劉文俊知道皇帝自幼便有主意,其若是認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輕嘆口氣道。
“陛下,屬下該死,未能保護李振!”這時羅大同走到皇帝面前突然雙膝跪下大哭道。
“大同,你做什么?不要驚擾陛下!”其的動作將眾人嚇了一跳,其這是極為失禮的行為,在旁的騎二師都統錢琳趕緊上前拉扯其道。
“大同憋了很久了,讓他哭吧!”第十二軍都統嚴峰卻是勸阻道。
“唉……”錢琳看陛下面色依舊并沒有出言安慰,只是定定的看著其消瘦的面孔。
他和羅大同與李振都是出身帥府老營,又一起入親衛營擔任皇帝的侍衛, 后各部擴編他們皆入御前護軍履職,后來雖然各奔東西, 但他們之間曾一同出生入死的友誼并未因此而淡薄。內廷和外朝分立之時,李振卸任騎二師都統到遠征軍任職,自己接任騎二師都統。
此次李振陣亡,可以說羅大同最為悲傷,可其不敢表露過度的難過,以免影響軍心,只能壓抑著感情調度部隊,重新布置防線,阻擋敵軍的攻勢。即便在得到增援后,也絲毫不敢松懈,協調各部且戰且退,執行行營誘敵的任務,為奪取居庸關創造條件。
但是因為戰事失利,又不斷后撤,使軍中許多人不解,對其不免心生怨氣。而前來增援的騎二師是李振的舊部,更是將其的陣亡怪罪在羅大同身上,冷嘲熱諷,指桑罵槐,甚至當面謾罵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后來又因兵部對李振陣亡的調查結論,對其十分不利,不僅或許得不到敕封,還可能要為作戰失利承擔責任。又導致軍中傳言是羅大同諉過推責,將戰敗的責任推到死人身上,是個無情無義之徒。
盡管知曉內情的眾人十分理解羅大同的處境,也出言為他辯解,可依然給其帶來極大的壓力。現在皇帝的到來,以及當眾在堂上的一番話,將失利之過攬于自身,等于為李振脫責,為羅大同正名,也讓憋了多日的委屈瞬時釋放,才做出失態之舉。
“你的確該死!”羅大同哭了好一陣才漸漸止了哭聲,趙昺卻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沉聲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嘉峪关市|
安义县|
阳原县|
西乡县|
北流市|
通许县|
汪清县|
天水市|
富顺县|
晋州市|
桓台县|
凤庆县|
会昌县|
曲沃县|
昌都县|
大石桥市|
洛扎县|
双柏县|
黄浦区|
灵山县|
和政县|
辽宁省|
涟源市|
威远县|
兴海县|
子洲县|
菏泽市|
保定市|
宁津县|
遂平县|
屏南县|
同江市|
宿州市|
宁安市|
峨边|
且末县|
北京市|
奎屯市|
栖霞市|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