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成了笑話-《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突破口的爭奪在宋軍的迅猛攻擊下出城的守軍沒有后援是越打越少,而宋軍是越打越多,他們很快失去了沖擊力被壓迫回車陣之中,但又被迫近的宋軍以炸藥包連續爆破炸的七零八落,失去了遮護的守軍轉眼便被打成了篩子。
盡管封堵缺口的夫役們已經拼盡全力,可堆砌的土袋尚未來的及加固,便又被再度炸開,宋軍不待余波消散便蜂擁入城。董士表調度預備隊企圖將入城的宋軍重新驅逐出去,但已經難以如愿,其以手榴彈開路,并不與他們近身接戰,將蜂擁而上的守軍一次次擊退,逐漸穩住了突破口。
董士表揮兵不斷反擊,但河依然難以將宋軍驅逐出去,而形勢還在惡化。宋軍的兵力不斷在突破口增加,他們開始沿著垮塌下來的城墻攀上城頭,搶奪制高點,建立陣地并向縱深發展。城上守軍在攻擊下難以相顧,攻城的宋軍趁機登上城頭。
城墻一失,董士表意識到城破已不可避免,而他也高估了軍卒們對董氏的忠心,他們或是棄刃投降,或是在追殺逃下城去,軍將們試圖攔阻也被他們擊殺。隨著下城的宋軍打開城門,清除了堵塞甕城的障礙物,更多的宋軍沖入城中。
“撤!”董士表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當下只能下令撤入街衢,領殘兵與敵進行巷戰,讓宋軍的尸體鋪滿街道,流干最后一滴血。
好在宋軍也許重新調整部署,并沒有尾隨追擊,使得董士表得以有喘息之機。而城中的情形也不容樂觀,由于遭到宋軍火箭彈的轟擊,許多房屋被損毀,但好在事先有所準備。
由于料到宋軍可能會發射火球這樣的“燃燒彈”,如果守方忽略了防火工作,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因為城內的房屋建筑多為木頭以及茅草房,見火極易燃燒,而一旦起火將很快蔓延開來,城內頓時就會陷入一片火海,結果就是不戰自敗。
所以防火最重要的是要在火勢難控制的地區添加足夠的水源。在整修城防時,董文直就要求每座城門必須配置兩具水袋。水袋系用牛馬雜畜的皮毛制成,一般可以貯水三四石。還在城上布置了水缸等儲水器具,以便及時取水滅火。
并不厭其煩地強調百姓要將房屋“涂泥防火”和“多備水具”,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備之需。那些以往堆積在一塊的稻草、秸稈都盡量分散放置,家家戶戶水缸備滿水,又讓保甲組織好滅火隊伍,滅火的工具。
當初的準備使他們還有能與宋軍周旋的余地,董士表入城中不敢怠慢,趕緊收集殘軍重新調配。但讓他沮喪的是能聚起來的兵力只有數千人,而其中除了族中子弟親領的家兵之外,便只有那些與董氏無論如何也脫不了干系的附庸,以及那些被裹挾而來的鄉兵義勇。
至于那些只為能吃頓飽飯的流民、重賞之下的勇夫以及城中普通的百姓,不是做了宋軍槍炮下的炮灰,便是開了小差,皆趁著混亂之機或逃或藏了。但董士表對此看得淡然,趨利避害是人性本是如此,董氏便是踩著大廈將傾的金朝得以登天的,自己也就不能要求那些受了自家點滴恩惠的人賣命。
藁城城池并不大,被兩橫兩縱井字形干道分割成數片區域,以縣衙為中心布局,周邊遍布商鋪和酒樓,是城中最為繁華之地,也是權貴們的聚居之地,又以董氏的府邸占地最為廣闊。而這片區域再被房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街巷,密如蛛網,外人進入難辨東西。
此時這里已經成了巷戰的主戰場,每個路口上都布置了拒馬,以土袋搭砌了街壘,一層層一道道密如田壟,讓戰馬難以馳騁,失去了回旋之地。而小巷口也藏有伏兵,屋頂、閣樓上也布有弓箭手,宋軍大隊人馬擠作一團,屆時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董士表登上松鶴酒樓,這是一座四層的建筑,是城中最高的建筑,周圍的情形一覽無余。此時酒樓中空空蕩蕩,店主和小二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他向周圍看看宋軍大隊已經入城,但他們并沒有貿然展開進攻,而是在城頭上布置了火炮陣地,清理戰場。
“哼,假仁假義!”當董士表看到宋軍對出逃的百姓進行疏散,并護送他們出城,不禁冷哼聲道。他清楚宋軍如此做既是避免誤傷百姓,也是為了防止其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而拼死抵擋,其的作為顯然比自家封閉四門嚴禁百姓出城的‘綁架’行為更得人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海宁市|
德钦县|
沂水县|
富宁县|
阿荣旗|
静海县|
上虞市|
镇原县|
文登市|
随州市|
西青区|
濮阳县|
靖边县|
雅江县|
佛学|
建平县|
沁水县|
溧阳市|
云梦县|
松潘县|
勐海县|
凤凰县|
高陵县|
攀枝花市|
甘泉县|
泸西县|
达州市|
淅川县|
晴隆县|
新干县|
太仓市|
精河县|
来宾市|
裕民县|
广饶县|
抚远县|
车险|
东兴市|
金华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