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49章 起步艱難-《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龍王問袁守誠明日下雨的雨量,袁守誠就用得水尺寸來回答他。

    所以“雨雪分寸”就是每次降雨過程后降水滲入到土壤的深度,“得雨三寸”,表示此次降水過程降水入土深度為三寸。

    現代社會中恐怕已經沒有人用雨雪分寸來記錄一場雨雪的大小。今天我們提的降水量,主要是指從天上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流失蒸發和滲漏時,在地面上的高度。降水量通常以毫米)為單位。但在古代,更常見的是用雨雪入土幾寸衡量雨量的做法。

    這些標準與現代比較相當的粗糙,只是一個概量。當然趙昺也想做的精確,也試圖做些簡單的儀器,比如他已經根據同穿越到此的快遞箱中,其中盛放的測風儀和風暴瓶都仿制成功了。而更為復雜的溫度計則頗費周折,在這個沒有玻璃的時代,只能做機械式的。

    而機械式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一個用兩種或多種金屬片疊壓在一起組成的多層金屬片,利用兩種不同金屬在溫度改變時膨脹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一端受熱膨脹時,帶動指針旋轉,工作儀表便顯示出熱電勢所應的溫度值。

    可古代發現的金屬種類還很有限,趙昺也沒有現成的數據可以參考,只能是通過一次次實驗將不同的金屬通過無數次的組合來摸索。可以說耗費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才研制成功,但是量產還需要時間。

    至于預測雨雪天氣最至關重要的濕度計,趙昺至今還在研究階段,無法攻破瓶頸。所以現在測量空氣濕度的儀器,就是一口盛滿涼水的大缸,根據上面結成的露水量做出濕度大小的判斷,這種方法用腳指頭想來也不會精確。

    不過朝廷全面對統治地區全方位的氣象進行監測,主要還是在收復江南后完成的。也正如徐宏所知的那樣,行朝回到江南后,大批官員分赴四方任職。而他們知道皇帝有收集各地氣象和水情資料的愛好,便開始在奏表上順便說上幾句當地天氣情況,后來在趙昺的鼓勵和提議下自發性的行為逐漸形成制度。

    可是讓朝廷整天頻繁的接收這么多天氣信息,不免有人會有非議,以為那些題目極為相似,內容也有些模式化的說雨雪奏折是“垃圾奏折”,是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拍有聽天氣晚報愛好的皇帝的馬屁。

    他們卻不知當皇帝的也會對這些浩瀚的資料有些頭疼,不過他會甩包袱,將這些消息讓手下們作出預處理,便于他閱讀和做出判斷。而趙昺就是以‘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完成了十數年的氣象‘研究’,積累下了江南大部和中原部分地區的氣象資料,為大宋軍事和農業服務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佛学| 达孜县| 五莲县| 招远市| 深泽县| 府谷县| 治县。| 密山市| 镇康县| 砀山县| 介休市| 璧山县| 定州市| 嘉定区| 凤山县| 绥阳县| 宣武区| 宁德市| 广昌县| 凌云县| 牟定县| 广灵县| 江源县| 湖口县| 饶河县| 中阳县| 南开区| 梨树县| 西贡区| 邯郸县| 邵东县| 福安市| 潞城市| 伊宁市| 那曲县| 徐汇区| 南华县| 嘉定区| 南华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