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44章 官小不易-《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事情十分明了,這種事情誰也不愿意讓步,但在爭執中轉運司這方面明顯處于弱勢,他們雖然據理力爭,可面對朝中下派的‘禮部’官員說話底氣明顯不足。趙昺相信只要徐無難再堅持一下,轉運司方面就不得不讓步了。

    不過趙昺明白這絕非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的事情,而是官場中有種十分不好的慣例。在大宋官僚體系中,有著許多不成文的潛規則,就地方官差遣而言,宋朝官方將其區分為兩類,即親民官和理務官,而理務官就是監當官。

    親民官很好理解,就是指直接治民的官,也即地方基層官員。古代州、縣是國家基層的行政區域,故知州、知縣是直接臨民之官,故稱之為親民官。職責有撫民、催科、聽訟、勸農等項,此外,朝廷以及各上司之諭旨、札飭,最終也均要落實到州縣遵辦。即所謂“民間之事至州縣而成,國家之事自州縣而起”。

    而所謂監當官,官方定義是指掌茶、鹽、酒稅場務征輸及冶鑄之事,諸州軍隨事置官,其征榷場務歲有定額,歲終課其額之登耗以為舉刺。可以說,在官營生產機構,官營金融機構,官方重要的征收錢財、儲藏錢財和支用錢財的處所,往往設有相應的場、務、院、監、倉、庫,這些機構都由朝廷委任的具體監當官掌管。

    不過同樣是差遣,在官階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在人心目中也有高低貴賤之分,而做監當官也往往不如擔任其他差遣者。

    宋朝重文,館閣官被認為是國家儲存人才之地。臺諫官有上書或上朝議政的機會,有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容易得到皇帝的賞識。所以品階較低的文臣都希望做這兩種官,如基層的校勘、正字、檢法官等。

    武臣則以擔任閣職為榮,而要想得到閣職,除上前線獲取戰功外,在京師任職也是重要渠道。下級文臣還愿給高官做幕僚,這樣可以較早地經營人脈,編織出有利升遷的關系網。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愿做監當官。

    監當官遠離政治中心,工作內容繁雜辛苦,得到迅速提升的機會很少。特別是京師以外的監當官,或隸屬于縣,或隸屬于州,往往還身居窮鄉僻壤、公務繁雜纏身,官員們大多不樂充任,而且當事務官升遷也會受到影響。

    大宋官方明文規定:監當官作二任,有足夠多的長官推薦,才能升親民官。說到官小,人們往往聯想到一句話,即“小小七品芝麻官”,即縣令。監當官通常比縣令還要低,往往是八品、九品。也就是說,數監當官要想升為縣令,要多熬上數年……

    在趙昺看來,這些監當官就相當于現代的科、股級干部,也就是剛入流,沒有什么大的權力,干的卻是最苦最累的活兒,卻升遷很難。如此也導致大宋的監當官多數出身于最低的文選人和武使臣,遇到個高階的也是因犯有過失被罰降級使用的。

    眼前來自淮北轉運司幾個人雖然穿著綠官袍,但是腳下的舊官靴上滿是泥點,身上披著羊皮坎肩,顯然是置辦不起狐裘、貂帽。而反觀自己這邊的人,最次的也是件雜色狐皮袍子,如此也讓他們充滿了自卑感,說話的底氣也不足。

    “徐主事,這位上官都聽小的說一句!”趙昺見狀只有自己說話了,便向兩邊施禮道,“大家都趕了一天路的,還要扎營造飯,早些安歇,明日還要趕路,看小人的法子如何!”

    “嗯,黃隊正即有主意,便說來聽聽!”皇帝要發話,徐無難臉上雖然還是一副欠揍的樣子,可敢不聽從嗎,皇帝可存著一柜子小鞋沒處發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加查县| 武乡县| 利川市| 峡江县| 姜堰市| 西乡县| 玉林市| 屏边| 乌恰县| 海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类乌齐县| 阜新市| 盈江县| 柏乡县| 浦城县| 新邵县| 安图县| 涟水县| 即墨市| 安阳县| 高阳县| 太保市| 庆元县| 兖州市| 凤山县| 瓮安县| 萨嘎县| 五家渠市| 藁城市| 政和县| 南陵县| 于田县| 固原市| 六枝特区| 边坝县| 青铜峡市| 西乌珠穆沁旗| 略阳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