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難以回頭-《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不過彥正兄治理有方,吾一路上看只有藁城不見流民,城中也是一片祥和,可有什么高招,還請指點一二!”
“呵呵,哪里有什么治理有方!”董文直卻是干笑兩聲道,“現下流民們都涌向趙州和邢州,甚至邯鄲,投奔南朝去了,晉明自然看不見了。而如此情形下,吾也只能打開私倉放糧,平抑物價,勉力維持局面,否則城中的百姓也都要投南朝了。”
“晉明也要多加注意,而今南朝已經將消息散播出去,吾發現近日不僅有北逃的流民開始大量回流,還有保州、定州、安國等周邊地方百姓難逃。初時,尚是三五一伙,十來人一幫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行。而這兩天守城的兵丁報告已經是數百人結成大隊,匯集一處繞城南去,直至天明方散!”
“真定現在看似平穩,但也要警醒,一旦出現大規模百姓南逃便難以禁止了!”董文直言畢又告誡其道。
“南朝真的那么好嗎?如此多的流民涌入,他們如何容留,又要貼補多少錢糧!”史格點點頭,又拍拍案上的幾張紙半是憤怒,半是不解地道。
“南朝敢于號召北地百姓難逃,起碼能說明他們當下并不缺糧,且十分充盈,否則吸引如此多人前往豈不是自亂陣腳。”董文直道。
“至于容留也非不能,聽聞北逃而來的官員講,南朝派遣了大批文官接管當地行政,他們抄沒那些豪門世家的房產和田地,分與那些流民。為解決他們的生計,采用以工代賑之法修葺城池,治理水利,修補道路等等以利明春恢復生產,老弱無親者則由官府予以救濟。”
“慨他人之慷,施與小利,終不是大道,更非仁政!”史格不屑地道。
“誒,我早先曾聽有過往行商說過,南朝對農籍者不分男女老幼皆授田,以二十年為期,不得轉賣;每五年重修魚鱗冊,逝者田地收回,新生者加授;同時取消丁稅等雜稅,合為農稅,分夏秋收取,十中取一,逢災歉收適當減免。”董文直擺擺手道。
“對于商賈,根據售賣物品不同收取稅金,最高不超貨值四成,最低一成,并每三年根據形勢增減。行商可憑一地稅票行走天下,不需再行繳納。對于農籍販賣自種菜蔬,自養禽畜不收取稅金。因此南朝商業繁盛,商賈行銷海外,蕃商也不遠萬里而來,每年商稅便占稅賦的四成之多。”
“呵呵,這若是在南朝當官,可以發大財了!”史格嘲諷道。
“晉明,此言差矣!”董文直搖頭道,“南朝早在瓊州之時,皇帝便下詔‘官吏及其近親屬不得從商’,‘軍隊不得參與商業經營’,想當官就不能從商,要從商就得致仕,就是皇家參與商業也要照章納稅,一文錢都不得短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临猗县|
临沂市|
成武县|
漳平市|
龙井市|
静乐县|
朝阳区|
安顺市|
邓州市|
玛纳斯县|
东平县|
博乐市|
大新县|
崇义县|
壶关县|
习水县|
永清县|
嵊泗县|
遂平县|
江孜县|
崇礼县|
缙云县|
勃利县|
甘洛县|
三穗县|
沙湾县|
长武县|
凤翔县|
蒙山县|
兴宁市|
九江县|
襄樊市|
唐山市|
延安市|
汉源县|
江安县|
云安县|
余江县|
奇台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