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調整政策-《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聽著皇帝由淺入深的從軍事上、文化和制度上的一番分析,陸秀夫對此十分贊賞,“陛下以為在此后進入草原后,也要推行郡縣制,編戶入籍,禁止他們四處游牧,從而難以再對中原造成威脅!”
“吾以為很難,草原上各族久于游牧,人畜逐水草而居,讓他們定居一處實難辦到!”鄧光薦卻是以為難以實施。
“做起來肯定是困難重重,也非短時間內可以做到,但放任自流只會危害社稷。所以再難也要去做,否則仍將是邊患不斷,戰火連綿。”趙昺言道。
他清楚當年漢朝以舉國之力,付出巨大的代價將匈奴遠逐,但趕走了強虜,其他弱小的游牧民族借機壯大,突厥得以崛起,以致邊患依然難以消除,不得不重修長城,在邊境筑堡設壘置兵防守。
而唐朝兵威強盛,游牧民族紛紛臣服,但其依然以實施羈縻政策為主,并沒有將他們納入中央行政管理系統,只是建城駐兵設置都護府予以震懾,調解各族之間的矛盾,而當朝廷一旦衰弱,他們便紛紛叛離。
趙昺還知道歷史上宋之后對蒙古草原實施真正統治的還是清朝。明朝雖然取代了元朝,又經過幾次‘大征’皆未能消滅蒙古殘余,只能經營邊防修筑長城,不再深入草原作戰,在遼東及其他半農半游地區都建立千戶制,并設有多處軍屯。
可是受千戶制影響最深的應該就是努爾哈赤了。他最早建立旗制,大部分都是仿照千戶制而實行的。旗兵都隸屬于旗主,皇太極上位后為加強中央集權,對旗制度做了改善,即位之初的幾年里通過各種手段消除了三大貝勒的勢力。
這個時候,“八旗”其實已經成了“千戶”的升級版,在此之后,后金內部再也無人向其叫板。因為從明朝擄掠的大量人口,不僅增加了農耕的產出,更加強了武器的威力,經濟條件遠勝于蒙古各部。
如此統一了內部,完成中央集權的后金,面對的是分裂的蒙古,所以清不僅滅了分裂蒙古,也滅了此時已經日薄西山,皇權出不了紫禁城的明王朝。而此時蒙古也無力再與統一了全國的清王朝抗衡,加之清朝又利用和親政策加以籠絡,直至王朝滅亡蒙古一直接受其的統治。
趙昺也明白當前在草原推行郡縣制肯定會有困難,但自己仍然有現代經驗可以借鑒,即便現下難以實施,也可以劃分區域將蒙古諸部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再通過筑城屯兵加以威懾,派遣官員加以管理,推行漢化,逐步同化。
不過趙昺明白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也許會出現反復,可能窮自己的余生也難以完成。但這終歸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能夠為后世打造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
“陛下之策,臣覺得可行,但是還需制定詳細的規則。”陸秀夫聽完皇帝的講述,心有所動,又看向鄧光薦問道,“鄧相以為呢?”
“吾亦以為可行,但是宋元兩國積怨太深,想要和平共處實在太難。”鄧光薦言道,“江南百姓苦元,對蒙古人痛恨入骨。且蒙古人對我朝也是極盡欺辱,我朝官員對蒙元皆十分仇視,無不欲將他們斬盡殺絕。雙方仇深似海,想要和解談何容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高唐县|
营口市|
西林县|
望谟县|
崇州市|
祁阳县|
无为县|
屏边|
乌什县|
蒙山县|
安泽县|
综艺|
苏尼特左旗|
共和县|
台南市|
连云港市|
彭州市|
松溪县|
西宁市|
沂水县|
巧家县|
剑河县|
苏尼特右旗|
上栗县|
田阳县|
昭平县|
淮滨县|
西畴县|
南澳县|
祥云县|
禹城市|
安徽省|
眉山市|
钟祥市|
安顺市|
胶州市|
固安县|
西盟|
肥西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