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兵發大名-《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至于增派援軍之事,由于隨扈返京的諸軍疲憊,要進行修整,暫時難以南下。而屯駐京畿周邊的侍衛親軍由于大汗擔心一旦前方戰事不利,損失過重,那么將無兵保衛京畿,現在尚在猶豫不決。
對于張珪提出的條件,不忽木在努力為其爭取,讓山西宣慰司出兵河北為其右翼提供掩護,督促地方行省籌措糧草,并將地方鎮軍統一交由他調遣。同時勸他早日動身增援大名府,勿要忤逆大汗的旨意。
至于對張珪擔心左翼空虛,可能會遭到侵入山東的南軍迂回到其后的企圖,不忽木也表示贊同。但他也言山東方面戰事并非那么悲觀,益都和濟南皆是堅城,屯駐數萬兵力,想要一朝破城絕無可能,只要城池猶在,他的左翼就是安全的,不必過于憂心。
言以至此,張珪知道自己不得不孤軍深入,冒著被敵圍殲的風險前往大名。而心中卻不免感嘆,他年紀尚小未能見識當年蒙古大軍橫掃草原,滅金降宋奪取中原和江南之戰,但他也聽過追隨蒙古助汗的先輩們講述過當年蒙古鐵騎的雄風。
那時的蒙古軍在進攻中利用騎兵的優勢力主機動,采用迂回包圍,攻取要害的戰術,奪關拔隘。又以誘敵出城,智取巧奪的戰法殲敵主力,打亂敵人的部署,使其無法相顧。面對堅城往往采用圍困城池,消滅援軍的戰法始終把握戰略上的主動。
反觀當下的朝廷張珪覺得歷史仿佛在重演,己方在南朝的軍事壓力下,始終處于被動防御的狀態,對南朝北伐中原在思想上和戰備上不足。而自滅宋統一中原江南以后,承平日久,兵不思戰,日趨腐朽。尤其是忽必烈汗后期,面對新宋的崛起,并未加重視,導致其身故后一舉失去江南。
在真金繼位后,被迫與宋媾和,分治長江南北,失去了江南。其雖有重新奪回江南之志,怎奈志大才疏,將帥無能,在與宋首戰失敗后,就驚慌失措,昏了頭腦。面對宋軍的強大攻勢下,只有處處挨打,節節敗退。
戰爭失敗,失去兩淮后,真金郁郁不得志,朝廷內部也紛爭不止,各派系間自相殘殺。乃至在臨終之時,真金不得不揮起屠刀打開殺戒,對朝廷進行清洗,防止汗位旁落。但鐵穆耳繼承汗位后,對南朝全面轉入防御,畏戰求安,失去了對宋再戰的信心。
張珪也以為正是因為戰略上的轉變,導致了現下戰術上一系列的失敗。當初真金為了應對南朝的威脅,也為了達到西北穩定的目的,將南調勤王的宗王軍部署在南北分界線上,分地戍守,鞏固邊防。
但也正是這種策略將以快速機動著稱的草原鐵騎束縛在各自的封地之上,使他們失去了大范圍機動作戰的基礎。而各方利益的糾葛,讓各宗王之間矛盾重重,使他們無法聚眾作亂,卻也讓他們不會相互配合作戰,只顧個人利益,導致被宋軍各個擊破,或是困守孤城,直至被消滅殆盡,已經毫無戰略戰術可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冀州市|
调兵山市|
孝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类乌齐县|
岚皋县|
竹山县|
湛江市|
中超|
普兰县|
奉化市|
阳朔县|
林甸县|
西贡区|
石棉县|
抚远县|
原阳县|
双柏县|
龙江县|
巨野县|
南召县|
永登县|
葫芦岛市|
聊城市|
谷城县|
修武县|
岑溪市|
宜州市|
景宁|
颍上县|
苏州市|
兴隆县|
晋江市|
平江县|
阳谷县|
黑龙江省|
邵阳县|
石楼县|
化德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