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初知軍旅-《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午膳中馮子安講述了許多當年皇帝的趣事,這些無關什么國事大局,只是他在甲子鎮中和陛下相處中看到、聽到的點點滴滴小事,但是讓吳曦更為清晰的認識了一個新的皇帝。也讓她想明白了許多事情,為何陛下生活一直非常簡樸,吃飯穿衣從來不那么講究,且待下向來和氣。
如此的習慣正是來源于當初的日子,讓陛下深刻體會到了百姓的苦難,生活的艱辛,每文錢的來之不易,清楚底層百姓的所思所想。而這些不僅影響到了皇帝的生活習慣,也左右了其的治國之道。
作為后宮之主,吳曦最為清楚內府的積存,里邊囤積著上千萬的金銀,但又很快的流出。而這些銀錢不僅是支付宮中用度,維持皇家學院和撫養那些戰爭的遺孤,維持將作監的生產和研發,賞軍濟民,更多的是‘借支’給朝廷,但每每都是借多還少,剩下一個歸還無期的窟窿。
對于皇帝斂財有術,吳曦十分佩服,可也對其散財無度的敗家行為十分不解,而現在她也清楚了,正是皇帝深刻理解了家國的意義,懂得了民心所向才能長治久安,趙家王朝才能傳至萬代而不衰。
而吳曦看著與皇帝談笑風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馮子安,他可以毫無顧忌的打趣當年陛下做過的糗事,也毫不遮掩那種發自肺腑的對皇帝親近,不假顧及的大罵那些不懂裝懂的上官及傾訴對子弟教養的苦惱,抱怨自己的老婆不知滿足。
她過去會認為其行為言辭粗鄙,不通禮節。可今天她看到的卻是一個當初不過為了一口飯而加入帥府的流民,而今熬成一個養馬小官的滿足和對陛下無比的敬服及忠誠。將皇帝當作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晚輩,甚至是知己。
吳曦由此也體會到了皇帝為何痛恨那些世家豪族,因為他看到的是那些人的背叛和虛偽,也看到了那些寒門士子為國奔走呼號,甚至舍生取義。更看到了底層百姓會只因為感受到了絲縷般的關懷和似乎遙不可及的希望,就義無反顧的追隨他沖鋒陷陣,前仆后繼的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也正是如此,皇帝必然與那些出身微末,卻又曾同甘共苦的忠誠小民有著天然的信任,愿意和他們共治天下。反之也從心底排斥那些欲不勞而獲的虛偽高族世家,清算他們當年的背叛,施以打壓,而啟用那些更懂得民心的寒士。
午膳吃到申時才散,皇帝與馮子安皆已半醺,而冬日晝短,他們也到了起駕回營的時候。馮子安卻要陛下前往馬場看看,當然并無邀功的意思,只是想請他到自家歇腳。但礙于時間,皇帝只能婉拒,卻說好待校閱結束,他會攜眾臣前去馬場視察,就在他家中用膳,這才作罷……
在行駕進入都梁山校閱場后,準備工作也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最為讓吳曦感到驚嘆的是僅一日之間就在行帳所在的營區中豎起了一座高達十丈有余的瞭望塔,以此為中心的中軍營地也建起了猶如一座座小山般的糧囤,而運輸輜重的車輛仍源源不斷的自盱眙城中駛來,讓她終于深刻的認識到了什么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什么叫做養兵萬人日耗斗金。
在初十日,參加校閱的部隊開始陸續趕到,吳曦陪著皇帝登上了瞭望塔向兵馬來路望去,初時只能看到三三兩兩的騎馬斥候出現在視線中,若非皇帝指點她都難以發現。稍時又有數路游騎向此匯集,一條條細線匯集成了一股,而營中此時也進入戒備,并派出游騎前出探查,查驗來者的軍號。
在審核完畢后,來者才被接引入營,自有樞密院的臣僚接洽,頒布下一步的命令,安排宿營地等事務。在約摸一個時辰后,吳曦終于看到天際間騰起的煙塵,而驛路上同時出現了大隊人馬,分成數路縱隊在先遣斥候的引領下開進營地,而陛下稱這只是前衛,后邊才是主力大軍。
果如陛下所言,時間不長便有大軍向這邊開來,長長的隊伍看不到邊際。而這時又有大軍從各個方向涌向校閱場,看著紛亂卻又井然有序,各個隊伍在引導下開進各自的營區,行裝不解馬上開始扎營,寂寞的荒野上立刻沸騰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潼关县|
友谊县|
连云港市|
峨眉山市|
新郑市|
图木舒克市|
常熟市|
安龙县|
阿坝|
昭苏县|
湖口县|
葫芦岛市|
崇左市|
麦盖提县|
武冈市|
辛集市|
泸州市|
宁远县|
中阳县|
大石桥市|
青河县|
五莲县|
房产|
调兵山市|
汝州市|
嘉禾县|
清新县|
贵阳市|
亚东县|
乃东县|
浠水县|
盈江县|
平和县|
南乐县|
砀山县|
普陀区|
家居|
新闻|
宣恩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