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內患盡除-《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楊氏在幾次試探后,便知是肉包子打了狗,但他們不會因為這點兒小事兒而屈服。他們可以耕種糧食自給,但食鹽、布帛和鐵器都需要從外界獲得,而他們突然發現一夜之間日常用品都長了幾倍的價格,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動用積蓄。這種有出無進的日子,楊氏底蘊深厚還能堅持,但是一些小部落很快就堅持不住了。
另一方面,陳墩利用一切機會向那些底層部民宣傳歸宋的好處,這樣他們可以遷出貧瘠之地,獲得自己的土地,擺脫部族首領的控制,獲得充分的自由。在日益困難的情況下,一些活不下去的部民,甚至小部落開始逃離楊氏的控制投向朝廷。
而這種曖昧的局面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待陳墩完成軍事準備,楊氏仍然拒絕改土歸流后,他開始加大封鎖力度,斷絕播州向外的一切通路,開始對播州附庸楊氏的安氏等土司進行勸降,瓦解他們的聯盟。一些與楊氏不睦的部落開始與朝廷談判,這讓楊氏惱怒不已,唆使人對他們進行報復。
陳墩意識到播州諸俚間開始分裂,楊氏的控制力開始下降,而他沒有貿然發動進攻,在面上依然與楊氏保持接觸。暗地里卻渾水摸魚,派遣小股兵力對那些頑冥不化的部落展開襲擊,他們的目標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則溪’。
第十一軍是以御前山地旅為骨干組建的,兵將多是出身瓊州和兩廣地區的俚民,他們自幼生活在深山叢林之中,穿山入林如履平地,而過去部落間的沖突也讓他們熟悉各種戰術和手段。且又經過嚴酷的軍事訓練,學習了火器的應用,使他們如虎添翼,在熟悉的環境中作戰更是如魚得水。
則溪相當于各部的官倉,里邊儲存則向部民征收的稅賦和積存,平日作為儲備,遇到災荒和戰爭時則用于救濟部民、充作軍資,可以說是他們生存之本。一旦家底沒了,他們也就失去了對抗的底氣,所以陳墩這手很毒,定位也很準確,一下子就命中了他們的七寸。
接連的襲擊,讓諸俚損失慘重,但他們起初并沒有意識到是宋軍所為,而是懷疑敵對部落所為。親近朝廷的認為是楊氏所為,與楊氏聯盟的部落則認為是那些親近朝廷的部族報復。一時間讓諸俚間相互猜忌,裂痕進一步加深,矛盾也從暗地中勾心斗角轉到了明面上,不惜兵戎相見。
待楊氏發現這可能是宋軍分化他們的手段時,已經有些晚了。各部之間已經殺紅了眼,相互間再無信任可言,若是平日他們尚能憑借自身的聲望和實力壓服諸部,但現在朝廷大軍在側虎視眈眈,人心離散之際卻是感到有心無力,只能是從中調解,暗中支援親近己方的部落,試圖挽回局面。
但一年下來,由于宋軍的封鎖,加之則溪的積存被毀,相互征伐間使得田地荒蕪,甚至遭到對手的毀損,饑荒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陳墩借機招降有了投宋的部落,不僅給予救濟,還許諾待事畢后上奏朝廷予以請封,吸引了一部分部落下山請降,接受遷境安置。
對于剩下的那些頑固部落,或是左右搖擺不定,還存在僥幸心理的部落,留給他們的選擇就剩下打破封鎖,下山劫掠。但他們也明白是難以戰勝朝廷的,畢竟周邊皆已被大宋占據,他們無法得到外援,最終的目的還是迫使朝廷接受他們的條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青龙|
乐清市|
汶上县|
湖南省|
浦江县|
河东区|
瓮安县|
长子县|
会理县|
长葛市|
裕民县|
惠安县|
称多县|
辽源市|
岑巩县|
阿克陶县|
年辖:市辖区|
九江县|
岚皋县|
扬中市|
永修县|
古丈县|
佛坪县|
太仓市|
十堰市|
三江|
涞源县|
阜城县|
阿坝县|
叙永县|
洛南县|
延安市|
龙胜|
兴海县|
施秉县|
监利县|
望江县|
永新县|
台州市|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