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32章 慧眼識珠-《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看罷折子,并沒有立刻說話,而是陷入沉思。其所奏用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學來審視,乃是一個基本常識:市場的歸市場,道德的歸道德,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救荒本是官府的義務(wù),以道德為說辭、以政策為準繩,強迫糧商和富戶低價賣糧,看似是在做一件極好的事情,但實際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不過在趙昺看來這種思維并非現(xiàn)代社會才有,因為他記的這種意識早已見于《呂氏春秋》。在其“察微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其實這個故事現(xiàn)代人也耳熟能詳,說的是:魯國出臺一項政策,為在其他國家做奴隸的魯國人贖身,可以用贖身憑據(jù)去官府報銷拿錢。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個很成功的商人,他給奴隸贖了身,卻不去官府拿錢。孔子批評了這種做法。

    圣人以為該拿的錢不拿,看似品德高尚,實則破壞了政策定下的契約。有子貢這種先例在前,其他人在給奴隸贖身時,就難免陷入一種兩難困境。報銷拿錢,會面臨遭到鄙視的道德壓力;不去報銷,又會面臨損失金錢的經(jīng)濟壓力。為逃離這種兩難,他們的選擇將會是不贖人。流落在外的魯國奴隸的命運,也就隨之變得更糟。

    趙昺知道以一些古人的做法,這則孔子故事,未必是真事。但撰寫這個故事的作者,顯然已經(jīng)意識到了將政策契約人為抬高至道德高度,變成一種道德壓力,往往并不可取,不但無助于解決問題,還會讓問題變得更復(fù)雜、更麻煩。與孔子反對子貢不去報銷,本質(zhì)是相似的,都是基于對世情的深切洞察。

    而由官府為糧商的運米船指定具體的銷售地點,運米船經(jīng)過稅關(guān)時上報前往何地,抵達指定地點后找當?shù)毓俑w章,再拿蓋了章的文件給稅關(guān)核查。朝廷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奸商偷運它處,漫無稽查”。但是這么做可能會導(dǎo)致糧商無利可圖,從而由積極變成了消極。

    “汝提出的此議,可知會讓朝廷陷入被動,被摘指為賑災(zāi)不利,視民如草芥。而朕也會遭到眾臣的彈劾,受到萬民的指責。汝此舉是將朕和朝廷放在火上烤,到底是何居心!”趙昺抬眼看看靜立階前的張頌突然拍案冷聲道。

    “陛下,微臣不敢!”張頌卻只是愣了下,面不改色地施禮道,“陛下,朝廷放開限制,由商賈運糧進入災(zāi)區(qū),看似朝廷救災(zāi)不利,其實卻有利于平息糧價,且又使得朝廷剩下運糧的開支,實是利國利民之舉!”

    “若是朝廷不盡快運糧進入災(zāi)區(qū),限制糧價,任由糧商囤貨居奇,抬高糧價,會有多少災(zāi)民因為食不果腹,被迫離鄉(xiāng),屆時流民涌向臨近州縣,從而引發(fā)動亂,這難道就是汝所言的利國利民嗎?”趙昺厲聲呵斥道。

    “陛下,請聽微臣詳稟!”張頌并沒有因為皇帝的不悅而膽怯,拱手言道,“本朝自重新收復(fù)江南以來,風調(diào)雨順,糧食豐產(chǎn)。去歲又是豐年,官倉豐盈,常平倉有余,鄉(xiāng)里已建起義倉。而兩淮新收之地,經(jīng)過朝廷年余的經(jīng)營,興修水利,開墾荒田,雖比不上江南豐足,但也自給有余!”

    “因此我朝當下并非缺糧,如今蝗災(zāi)初發(fā),也僅是幾個州府,周邊并未發(fā)現(xiàn)災(zāi)情。一旦成災(zāi),糧食漲價,臨近州縣的糧商便會聞聲而至。而我朝水路通達,交通便利,稍后江南糧商也會紛至沓來,大量糧食的涌入,糧價就會得到抑制。這比之朝廷從各處糧倉調(diào)糧,要有效的多!”

    “此外,朝廷免去了兩淮大部州府的稅賦,并出資為移民建屋,購置農(nóng)具,發(fā)放補貼,田中產(chǎn)出皆歸百姓。因而百姓并非所想的那樣貧苦,家中還有余糧,手中亦有余錢,足以應(yīng)對糧價短期的波動。只要朝廷對赤貧者加以賑濟,就不會形成流民潮,導(dǎo)致動亂。”

    “聽著卻有些道理,但是只憑你一言,又怎能取信于人!”趙昺微微頷首,他知道其作出的判斷是基于江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達,糧食總量比較充裕,商業(yè)信息的傳播比較充分及發(fā)達的漕運體系而言。而這也是事實,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計較,可還想試探一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海安县| 江西省| 湘潭县| 微山县| 定西市| 黑龙江省| 金川县| 岢岚县| 镇平县| 特克斯县| 康平县| 漾濞| 武邑县| 太湖县| 五河县| 龙山县| 松阳县| 亳州市| 建始县| 泰来县| 高台县| 托里县| 安康市| 祁连县| 深水埗区| 高雄县| 青海省| 滕州市| 淅川县| 邢台县| 碌曲县| 临澧县| 资源县| 石渠县| 延长县| 芒康县| 镇原县| 开封市| 嘉义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