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只能這樣-《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陛下,當下宮城也是十分狹小,現下又有了皇子和公主,來日都需要分殿居住的。若是將舊宮之地占用,來日再欲擴建就難了。”陸秀夫勸道。
“宮城雖小,可朕一家足夠住了。”趙昺笑道,“現在臨安城中再難尋一塊空地,若是三省六部另擇地擴建,征遷民居又是擾民,而舊宮荒廢太過可惜了,不若利用起來,也可解當下之困。”
“嗯,舊宮總是荒棄,也會顯得我朝勢衰,加以整修也不失為計!”陸秀夫點點頭道。
“你們看!”趙昺遙指舊宮道,“現在宮城前廣場狹小,上元節燈會萬民齊聚,不少人因為擁擠而受傷。而麗正門之外地方是其數倍,又緊鄰御街,日后凡有大朝儀和盛會也可到此舉辦。而朝廷各省部寺監皆移于此,有事也便于互通,不必往來奔波。”
“陛下所言不錯,索性重修明堂,以彰顯我朝氣象!”文天祥道。
“嗯,可以商榷!”趙昺點點頭。他知道修建明堂不僅是建起一座大殿,而是對舊有制度的恢復。明堂禮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祭天禮之一,它于九月吉辛日在行禮殿(即明堂)舉行。周公明堂禮是儒家經典中明堂禮的典范,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
經過秦漢、魏晉學者長期地考辨、討論、注釋,周公明堂禮制的記載逐漸豐富,同時也造成了異論叢生的濫觴。這一時期,明堂禮實踐有限。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明堂禮制的繁榮時期。唐朝理清了天、帝之間的關系,正式承認五帝亦為天,明堂禮由享帝禮升為祭天禮之一。
唐朝確立了一歲四祭天制度,并區分大禮、常禮之別,確立了三歲一親郊制度,制定了詳備的祭祀儀式,形成了嚴父配天制度。宋代稱得上是明堂禮制的鼎盛期,自仁宗末年開始,三歲一親郊制度形成完善、固定的制度,皇帝每三年一次親自舉行南郊大禮或明堂大禮。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廟”,成為帝王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古人認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統萬物,天子在此既可聽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均在這里舉行,借神權以布政,宣揚君權神授。
南渡之后,宋朝并沒有修建明堂,而是以大慶殿代之。而趙昺改崇德宮為宮城后,大慶殿就是塊牌子,用到的時候,就將牌子掛上,不用了就摘下來。所以每逢朝廷大典,朝臣云集,低階官員都不得不站到廊下聽詔。而元旦朝會賜宴,廊下都擺不下,只能在殿前廣場上就著北風吃飯。
建一座大殿用于舉行典儀即是形式上的需要,也是現實的要求。不過趙昺尚不清楚建這么個玩意兒要花多少錢,平日能否挪作它用,總不能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建成了,就三年用一回,平日當花看,還要花費人力和財力維護。所以他還有些含糊,覺得可以提到議事程序上,但建不建,看看預算和功能再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兰州市|
余江县|
大同县|
彰武县|
乌鲁木齐县|
咸宁市|
宜春市|
定兴县|
峨眉山市|
聂荣县|
满洲里市|
上犹县|
乌苏市|
沾化县|
沙田区|
和顺县|
广水市|
琼结县|
福海县|
无极县|
华安县|
金秀|
灵石县|
穆棱市|
招远市|
奉新县|
屯留县|
虹口区|
长沙县|
潮安县|
古蔺县|
万源市|
邻水|
邵东县|
仁怀市|
衡东县|
万年县|
勃利县|
宜川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