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69章 我也有田-《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新年朝廷封衙掛印放假,但是趙昺這個苦逼皇帝卻是全年無休,而且事情比往日還要多,按照慣例要會見蕃國使節、陪太后去相國寺上香,接見地方入朝的官員……反正就是天天有見不完的人,吃不完的飯。直要熬到上元節燈會之后,才能喘口氣。

    今日是立春,傳說神農氏嘗百草、分五谷,開始了農業,三皇五帝,都很重視農業,到周朝的時候,務農的事被提到朝議上,一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舉行一次迎春的儀式。按照風俗要在迎春儀式上“打春牛”,又稱為鞭春。

    農為百業之本,春為一歲之首,這“迎春”的儀式,當然要隆重了。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們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焚香叩頭之外,還要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這土牛被稱為“春牛”。

    有宋一朝,歷朝對迎春皆十分重視,并逐漸上升為國家典儀,而打春牛是儀式中重要的一項。“打春牛”大都是打土牛,有的地方還曾換成過紙牛,一個紙糊的牛里面裝上五谷,被當作“春牛”,在迎春會上讓句芒神舉鞭狠打,牛被打倒,紙被打爛,里面的五谷流出來,這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豐登。

    由于宋代打春牛活動的普及,對于土春牛的需求大增,再加上國家對此項活動的重視,有必要規范活動的內容和土春牛的制作。宋代甚至誕生了一部專門的著作《土牛經》,這是由宋代向孟撰寫的,經過審定后,由宋仁宗頒布天下。

    《土牛經》內容由四部分組成:一釋春牛顏色,二釋策牛人衣服,三釋策牛人前后位置,四釋龍頭韁索。通過牛的顏色、趕牛人的衣服、趕牛人在牛的前后左右位置、牛的韁索質地顏色,來順應天干地支、陰陽五行,以圖吉祥,順應天意以獲得豐收祥瑞。

    打春牛活動吸引了大批農人和市民們前來參與,人們在盡享節日快樂的同時,紛紛上前搶奪春牛等物,以兆利市。當時春牛仍然是土制作的,打春牛自然就打碎了,農人和市民紛紛去搶打碎的土牛塊,因為人們認為,“得牛肉者,其家宜蠶,亦治病”。

    由于宋朝的打春牛很規范,土牛制作標準精良,活動更加規范,參與更加廣泛,幾乎成了全民性的活動。因而逐漸向全國各地擴散,并且傳播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契丹人也會制作同樣的春牛,于立春這一天舉行“立春儀”。

    欽天監算定立春日為正月初六卯時三刻,大過年的讓趙昺不得不在前一日齋戒,次日晨沐浴后,在眾臣的陪伴下拜過帝像,進酒后群臣再拜。而后出宮,來到宮城外的廣場之上,此時由臨安府負責制作的土牛已經送到,披紅掛彩置于場上。

    趙昺看看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皆是等待典儀的百姓,一些人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去搶‘土牛肉’的,要非有軍卒阻攔,恐怕土牛當下就土崩瓦解了。

    “上香、奠酒!”隨著司禮的呼喝聲,趙昺趨步上前,先于土牛前上香,又分三次上奠酒。

    “春至!”待敬酒完畢后,司禮高聲喊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都昌县| 华坪县| 塔河县| 报价| 岐山县| 黑水县| 包头市| 南川市| 屯留县| 田阳县| 香港 | 华阴市| 浮梁县| 栖霞市| 望谟县| 乌兰县| 阳泉市| 福安市| 奉节县| 张掖市| 海淀区| 慈溪市| 大港区| 垣曲县| 桦川县| 南城县| 河津市| 顺义区| 湟源县| 大足县| 安吉县| 尚志市| 大港区| 兖州市| 东宁县| 邛崃市| 遵化市| 临西县| 苍梧县|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