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64章 神秘貢品-《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祭奠完度宗陵寢,又重新欽定陵園范圍,趙昺的祭陵之行結(jié)束,踏上返程,但是把內(nèi)侍省副都知劉靈留在那里,讓其侍奉先皇,主持四時祭典。其當(dāng)然知道這是什么意思,自己相當(dāng)于被貶嫡了,從此遠離皇宮,再無昔日的風(fēng)光。他苦求皇后,可得到的依然是不可更改,以后只能在這里陪伴一眾亡靈了。

    臨近臨安城郊,他又命隨扈的幾位大臣分祭四方神靈,自己祭過社稷。在臘月二十二回到京城,而此時城中又是一番景象,經(jīng)過去年大規(guī)模整修的城市也如重生一般,新鋪就的街道寬闊筆直,斷頭路被打通,加修了跨河橋,交通更為便利。

    朝廷重回臨安三年,可以說一掃過去的頹廢之氣,儼然重歸昔日的繁華。現(xiàn)在街道兩旁搭起了彩棚,商家也將店鋪粉刷一新,掛起帷幔、燈籠。各地紛至沓來的客商涌入城中,都想在年終歲尾再掙上一筆,街上的百姓也忙著采購年貨,臉上帶著歡樂。

    趙昺回到宮中,更衣后便前往太后處請安,匯報了祭陵的情況。又拿出繪制的陵區(qū)新圖,向其解說了當(dāng)下的情形,解釋了擴大陵區(qū)的原因。并稱已經(jīng)令有司進行了先期勘察,選中了幾塊吉地,至于景炎帝葬在何處,還要請?zhí)蠖▕Z。

    楊太后對趙昺的想法十分支持,她也清楚當(dāng)前的形勢,先皇的妃嬪已經(jīng)不得不借寺廟之地安置梓宮,在這么下去后世子孫已無葬身之地,而遷葬鞏義皇陵也非易事。且皇帝也說過舊都汴京當(dāng)前已經(jīng)不宜再做都城,由于黃河的幾次改道,周邊皆為泛區(qū),人口稀少,農(nóng)田無法耕種。

    若是遷都汴京糧食等一應(yīng)之物皆需江南補給,而當(dāng)下運河由于汴河淤積,已經(jīng)改道徐州,再行疏通運河工程量極大。所以收復(fù)舊都后,也難以遷都,尚需另擇它地。如此遷陵之事就更要后延,不知等到何年何月了,而期間則還需葬于紹興陵區(qū)。

    在擴大陵區(qū)上楊太后沒有意見,但覺得富盛山之名太過俗氣,看山形似伏龍,建議改稱‘伏龍山’。趙昺自然答應(yīng),至于像不像伏龍,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皇帝偏要說像,你敢說不像嗎?而景炎帝陵寢的龍穴,她想等詳細(xì)勘察后再定。

    同時,楊太后又說了一個自己的想法,度宗皇帝已經(jīng)崩逝多年,她不想在驚擾先皇。而景炎帝幼年離世,未及婚娶,更無子嗣,因此想葬在兒子身邊,母子永世相守,希望皇帝能夠體諒她的舐犢之情,滿足自己的愿望。可她也知道這不符合禮制,但又難以抑制這個念頭。

    趙昺聽罷痛哭泣流,他希望母后長命百歲,不要多想。當(dāng)然他也表示即便打破制度,一定會滿足太后的愿望,且自己也會在太后埋骨之地近旁擇選吉地,與皇兄和太后長相廝守,永不分離。楊太后聽了大為感動,母子相擁大哭了一場,這才作罷。

    隨后楊太后又叮囑趙昺,當(dāng)下國事艱難,國庫并不充裕,遷陵之事一切從簡。又言百姓辛苦,不必遵從七月而葬的舊俗,只用農(nóng)閑之時修建陵寢。至于陪葬之物也只需按照禮制布置,不需另擇金銀珠貝隨葬,以節(jié)儉為要,萬不可勞民傷財,激起民怨。

    待回到淡泊閣,吳曦等妃嬪皆已等在那里,陪著趙昺吃了晚膳,陳淑和蘇嵐便說起年節(jié)的準(zhǔn)備情況。現(xiàn)在各地的貢品已經(jīng)悉數(shù)送到,皆已查點入庫,過年的物資也采購?fù)戤叄⒏缴锨鍐巍K狸愂珉m然是頭一次籌備,但是有蘇嵐從旁協(xié)助,不會有什么差池,所以只是象征性的翻閱了一下,隨口問了幾句便遞給了吳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桃江县| 建瓯市| 建平县| 固原市| 渭源县| 宜兰市| 大悟县| 普洱| 泉州市| 宾川县| 收藏| 永兴县| 叙永县| 酉阳| 永年县| 丰顺县| 轮台县| 道真| 桃园县| 奎屯市| 吉木萨尔县| 高台县| 池州市| 湘潭市| 东乡县| 舞钢市| 扎兰屯市| 洪泽县| 陈巴尔虎旗| 南投县| 西昌市| 阳山县| 开鲁县| 洛浦县| 新兴县| 宝山区| 上饶市| 修文县| 杭锦旗|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