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47章 真不賴我-《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在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包括趙昺皆會以歷代無漢中則無蜀,從而證明漢中曾經屬于四川。然而兩漢益州地跨西南,漢中與益皆并為一郡;西晉三分益州,梁州管轄巴漢七郡;唐設諸道,興元東連襄陽,同屬山南道。

    中間幾經變化,到了宋朝開國,宋兵取蜀,因為善后工作不當,縱兵劫掠蜀地,致使蜀地先后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叛亂。面對蜀地的復雜形勢,太祖便在漢中這個蜀口咽喉上動起了心思,乾德五年,趙匡胤頒詔三泉縣直屬京師,開我國縣級行政區直屬中央的先例。

    趙昺發現老祖宗們對蜀地一直不放心,經過幾十年對蜀地行政區不斷的重組拆分,終于將蜀地州縣分割合并為益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和梓州路。益州路主要是川西成都平原,利州路是山南與川北山地,夔州路是川東山地與河谷,梓州路是川中與川南的丘陵地區。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此時才有了今日之名。

    對于這番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的結果,趙昺也不得不佩服,巴蜀終于被中原王朝第一次完全征服。這次不但征服了平原和盆地,連山地和丘陵都征服了,過去統治者只能占據大道、城市和平原,今日可以一路推進到山腰、山頭了。

    長時間的和平,四川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無盡的人口在繁育之后,逐次填滿了川西的盆地和丘陵,川東的河谷和山地,川北的盆地與山地,農業墾殖沿著河谷進行,小麥填滿山坡,水稻填滿河谷,從漢江、嘉陵江、渠江的各個山谷鋪滿開去。而農業的開發征服了蜀地大大小小的溪谷山侗,致使山地成為了農業海洋中的孤島。

    到了南遷之時,蜀地六城格局基本形成,成都、嘉定、保寧、重慶、遵義和漢中,成都是川西丘陵中的平原中心,嘉定是滇蜀的通道和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交匯樞紐,保寧是川北山地和嘉陵江航運的中心,重慶是長江和嘉陵江航運交匯的樞紐,漢中是盆地中心和漢江、嘉陵江航運末端,遵義是宋人伸向云貴石灰巖高原的交通前哨。

    四川的農商業的繁榮和發展,趙昺以為這也是其的不幸,人口的流動和商旅的往來,這也等于標明和貫通了大大小小入蜀的路線,蜀地從此無險可守矣。而事實也證明漢中在此后基本沒有發揮過它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北方諸勢力深入蜀地的大本營。

    但在此時漢中都是作為一個大行政區,與四川盆地內的行政區同列,并不存在上下隸屬關系,即使到了北宋列路,亦為川峽四路之一,雖有四川之名出現,也只是俗稱而已,非正式行政區劃。

    蒙元攻入四川后,又像大宋似的來了番神操作,中統元年八月,蒙古帝國設立秦蜀行省,中統三年改稱陜西四川行中書省,治所奉元,以關中地區作為經略西南蜀地的大本營。隨著戰事深入,行省治所和轄區不斷向前線深入,七年移治興元,八年移治利州,滅宋戰爭結束后遷回奉元。

    至前兩年四川行省才單獨分列出來,漢中歸于陜西行省而非四川行省,而趙昺也終于為自己找到一個自我安慰的理由,那會兒自己正被太后奪去監國之權,在西湖上閑游,哪里會知道這些變化,因此出現點失誤,真不賴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女性| 云安县| 静安区| 文水县| 容城县| 韩城市| 长沙市| 陵水| 威信县| 大悟县| 交口县| 县级市| 如皋市| 平江县| 于田县| 启东市| 灵台县| 介休市| 运城市| 哈尔滨市| 保靖县| 仪陇县| 田林县| 珠海市| 钟祥市| 忻城县| 姚安县| 上蔡县| 徐闻县| 卢氏县| 漳浦县| 皮山县| 松潘县| 电白县| 桃江县| 张家港市| 庆安县| 石嘴山市| 霍城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