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善惡有報-《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在趙昺看來,太學生們受到鄉紳及失意儒者的教唆而接連發起上書行動,影響不可謂不大,朝廷也感到了極大的壓力。但其實缺乏明確的政治目標和真憑實據,因此看似洶洶,卻是一只連爪牙都沒有的紙老虎,甚至不如當初陳宜中搞得‘請命’運動。
之所以鬧得現在依然難以收拾,以趙昺所見還是因為朝廷對于太學生的身份,一是有所忌憚,行事難免束手束腳;二是此次改革確實觸及了部分官員的利益,他們在處理此事的態度上自然消極;第三朝廷重臣們還是擔心聲譽問題,一旦強力鎮壓,則要背上壓制輿論的惡名,而歷史上下令者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
而今趙昺敢于站出來親自面對一眾太學生,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地位超然,作為這個時代的最高統治者,上天的代言人,說話、行事少了諸多的顧及;再有他現在地位已經鞏固,有軍隊做后盾,即便在形勢失控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翻盤,非是那些朝臣們所能做到的。
再有,趙昺對士人們公車上書這一套已經了然于胸,他們的口號雖然看似高大上,其實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切實可行的施政之策,很容易就會被駁倒;給他們給朝臣,包括自己扣上的大帽子,也缺乏證據支撐,皆是些道聽途說,而自己卻是一屁股屎沒有擦干凈,給了他足夠的發揮空間。
此外,趙昺已經深諳政治斗爭的策略,他首先就是一套組合拳逼的太學生們當眾認錯,從而先扭轉了局勢。讓圍觀的百姓們以為這些上疏之人就是無理取鬧,吃飽撐的,讓輿論轉向,由對方的同情者變成了自己的支持者。接著又利用些伎倆讓鄉紳變成了惡紳,名士變成了潑皮。
不過趙昺始終把握住一點,將打擊面控制在一點,從而將此次上疏活動,定性為一小部分不良士人以謀取個人私利,欲借助大眾輿論要挾朝廷的不法行為。如此避免了與整個士人階層對抗,贏得了正義之士的支持,震懾了中間派,孤立這些反對派,下一步自然就是要收網了,將他們徹底搞臭,并受到懲罰。
“張瑞豐,入太學前就讀于石堂書院,曾師從陳普,后入州學,被舉薦入太學學習。汝以為其師有經天緯地之才,入京兩年卻不得重用,心生怨氣,又受人唆使,便私下在太學中串聯,摘指朝廷修改右文之策,厚達武人,暗中鼓動太學生多次向朝廷上書,要求罷免宰相。然后借機舉薦其師為相,為此向多人許愿,事成之后加官進爵,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趙昺一揮手,有小黃門高聲宣讀道。
“張瑞豐,汝可承認,這是汝勾聯者的名冊!”小黃門讀罷,將文卷在眾人面前展示,趙昺問道。
“是……”張瑞豐的臉上不知道是融化的雪水,還是嚇出的冷汗,他抬手抹了一把,垂首擠出一個字道。
“吾等行事乃是光明磊落,汝竟暗中行如此下作之事!”楊連山見其認下了,大怒道。
“楊兄,吾也是有苦衷的!”張瑞豐哭喪著臉道。
“鄭友梅,閔地鄉紳子弟,獲知對朝廷實行官紳一體納稅,使其家財受損,十分不滿。受人蠱惑,又接受入京劣紳賄賂,與張瑞豐等合謀積極參與上疏,并以金錢收買太學中不肖弟子,拉攏二十余人入伙,并提供錢千余貫,供上疏所費之資。”小黃門不理會二人的爭吵,接著讀道。
“陳旻,以族蔭蒙恩旨入太學讀書,但不思皇恩,反而以為其父不得志而憤憤不平,時常有不敬之語。為張瑞豐拉攏,許其更相成功之后,以其父為刑部侍郎。入伙后,其積極拉攏同齋學生,并以其族中勢力相要挾,威逼十多人參與其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遂川县|
莲花县|
皮山县|
广州市|
平和县|
孟村|
莱西市|
吉木乃县|
石阡县|
兴城市|
江津市|
邯郸市|
舟山市|
聂拉木县|
中卫市|
山西省|
无棣县|
周至县|
昌都县|
阿合奇县|
杭锦后旗|
佳木斯市|
耒阳市|
龙门县|
潼南县|
开封市|
上虞市|
绥滨县|
大同市|
襄垣县|
信宜市|
东明县|
怀仁县|
广安市|
乐安县|
临漳县|
体育|
洛南县|
房山区|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