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死路一條-《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雪越下越大,有小黃門撐開羅傘,卻被趙昺喝退,與眾人一樣無遮無掩的暴露在風雪之中。他依然腰背挺直的端坐于臺階之上,任雪花飄落在大氅之上。他如此雖有作秀之嫌,但也贏得了眾人的敬佩,起碼‘誠心納諫’的姿態足以碾壓前人了。
兩刻鐘后,陳普依然在大講特講為君之道,而趙昺其實已經魂游天外,他此時腦子中呈現的是真宗趙恒的《勵學篇》,這首詩中的‘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可以說完美的詮釋了讀書的好處,告知古今少年對房、車、財富和美女追求的途徑。
在趙昺看來,詩中雖然摻雜著黃金屋和顏如玉這些俗物,太功利了些。但不得不說這是很現實的話,也很有效。如果你只是去鼓勵讀書人讀書,說什么讀書是為了培養氣質、陶冶情操之類的,誰理你呀?而這也從側面說明讀書并非那么有誘惑力,逼的皇帝都出此‘下策’。
所以,統治者崇尚道學的更多的是利用此作為思想統治工具,標榜“褒崇名節”,為自己打造“重用賢臣”的人設,裝點朝廷的門面而已。而培養出的則多是一大幫昏聵無能、欺世盜名的士大夫。他們所讀之書,不過《四書》之類而已,缺乏治世的能力。
坦誠說,這些道學家們,尤其是后期除了鼓吹“正心”、“誠意”之外,對于如何革新弊政,根本拿不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舉國上下的所有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反而借此肆意妄為、貪污腐敗,導致“饋賂公行,熏染成風”,正直之士遭到他們的排斥。
更有些欺世盜名之徒,以道學之名欺騙世人,還個個自稱“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吹噓自己“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為前圣繼絕學”,結果是誤國害民。
眼前這位陳普,出身貧家,勵志發奮,苦讀不輟。飽覽四書五經,潛心探研朱熹理學。經數年刻苦磨礪,終精通經史,學識超群,名聞閩浙。遂隱居于石堂山,以著述自娛。宋亡后以宋遺民自居,誓不仕元。在石堂山仁豐寺里設館倡學,招徒課藝。
在教學上,陳普力倡理論聯系實際,治經“不貴文詞”,而“必真知實踐,求無愧于古圣賢”。在其薰陶下,不少門人既精于理學奧義,又能深入社會實際,求取真知灼見。且其也身體力行,做出了號稱鐘表雛形的漏壺,可以在當代士人中屬于比較開明,思想進步的人士。
但在趙昺看來,陳普還是未能跳出時代的桎梏,其雖然倡導實踐,深入社會了解民情。其卻并沒有入仕的經歷,并沒有機會實踐自己所想,皆是未經驗證的理論。現在所提的諫議,自然空想是美好的,實際上根本無法實現……
“以先生之說,每個人修身只要達到圣人之境界,便都可成為王,可是此意?”陳普啰嗦了半天,終于讓趙昺有了插嘴的機會,他出聲問道。
“然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陳普立刻回答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兴义市|
江源县|
平利县|
屯门区|
南昌市|
宣武区|
手游|
大方县|
周口市|
江都市|
江阴市|
弥勒县|
汕头市|
海宁市|
陇西县|
修文县|
离岛区|
宜川县|
嫩江县|
晴隆县|
拜城县|
长垣县|
祥云县|
乌鲁木齐县|
大悟县|
芒康县|
新民市|
武陟县|
曲阜市|
筠连县|
玉树县|
安义县|
宁晋县|
兴海县|
普宁市|
海安县|
嵊泗县|
五台县|
城固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