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不同往昔-《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十月十八日,臨安清晨的天空滿是陰霾,濕冷的空氣更讓人覺得寒氣入骨。但太學所在的松山書院確是十分熱鬧,今天是他們到宮前伏闕上疏的日子,吃過早飯后太學生們便陸續在明道堂前聚集,他們一個個皆是綸巾儒衣,臉上帶著按捺不住的興奮。
堂前的階上有六人并肩而立,他們是這次伏闕上疏的發起者,俯視著階下的同窗們相視一笑,竟然升起股豪情。想著今日宮前上疏,必將名動天下,屆時登堂入室,拜將封侯,似在眼前一般。
“李兄,今日參加上疏者似乎少了些,是不是被教諭們攔在齋房中!”張瑞豐問身邊的李耘道。前時他們欲在皇帝歸朝途中,在朝天門前攔駕上書,當時響應者甚眾,僅在奏疏上聯署著就有三百余眾,欲前去攔駕者近千人。但今天等了兩刻鐘,堂前聚起者不過二百多人,顯得有些稀疏。
“張兄,昨日祭酒稱不鼓勵我們前往宮前上疏,卻也不會強加攔阻。而吾亦遣人下山查看,城中如常,并沒有軍兵在途中設卡。”李耘道。
“教諭和博士們今日皆未去齋堂用飯,現在也不見蹤影,似是在有意回避!”劉慕夕皺眉道。
“他們皆有官身,不好與我們同往,回避也是不想擔上干系,劉兄想多了。”邊上的鄭友梅輕笑道。
“鄭兄之言有理,但吾卻覺的愈發不安。”楊連山疑惑地道。前幾次上書無論是太學,還是朝廷聽聞他們欲上書,都會遣人或是好言勸說,或是危言恐嚇,甚至遣兵封堵大門。而此次除了祭酒說了些不咸不淡的話外,朝廷方面竟然毫無動靜,沿途也無布置,讓他覺得十分反常。
“董兄,你們丙齋的人來的不多,是不是膽怯了?”李耘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陳旻道。
“昨日還說一起前去,誰知今天許多人竟然推辭有事,不肯一同前往了,只來了三十多個人!”陳旻是丙齋的召集人,而今天這種局面讓他覺得很丟臉,嘆口氣道。
“丙齋的皆是官宦子弟,他們定然是懾于朝廷的壓力,擔心斷了來日的仕途,或是連累了家人!”張瑞豐與陳旻交好,見其難堪,提起圓場道。
“那甲齋的怎么也來的不多呢?”劉慕夕是通過科舉入學,但是在修習中只得了丁等,未取得出仕的資格。而其他同窗已經分赴各處為官,乙齋中只剩下與其境遇相同的寥寥十數人。
“誰知道,也許一會兒就會來!”李耘輕笑著道。其實他對劉慕夕十分不滿,其以為自己已經通過科舉,便比之其他人高上一等,就想成為他們這些人的領袖,事事都要指手畫腳,還動不動就要以退出相脅。而當下之所以尚能容忍,只是因為其是丙齋唯一積極參加上疏者,為了彰顯太學生的團結,只能暫且容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濮阳县|
高安市|
乳山市|
海口市|
太仆寺旗|
西和县|
濮阳县|
清原|
新丰县|
高淳县|
湖口县|
蒲江县|
安庆市|
彭水|
呼和浩特市|
吴川市|
民乐县|
黎城县|
同江市|
准格尔旗|
灵宝市|
增城市|
永川市|
天门市|
青岛市|
阳春市|
罗甸县|
贺州市|
腾冲县|
泰来县|
青浦区|
土默特右旗|
河津市|
麻江县|
鱼台县|
吉林市|
富川|
那坡县|
普兰店市|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