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43章 確定方位-《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他知道內(nèi)衛(wèi)的強項在于貼身護衛(wèi),他們精于格斗和冷兵器的運用,四、五個訓練有素的軍卒在手持冷兵器的情況下不是他對手。這是因為待他們出手的時候,刺客已經(jīng)突破了外圍警戒和內(nèi)圈侍衛(wèi)的阻攔,已經(jīng)到了貼身肉搏的地步了。

    當然內(nèi)衛(wèi)的觀察能力也不弱,他們要能辨別每一個靠近皇帝的人是否有敵意,是否身藏利器,以便能及時做出反應。再一個就是精于化妝,能夠模仿各式各樣的人物,以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隱匿其中。另外就是體力極好,否則皇帝跑不動,或是受傷了,他怎么能迅速將人帶走。而對于其它的有關(guān)軍事業(yè)務(wù)其實并不熟悉,看地圖還行,畫圖就是外行了。

    “這應該與城圖和建筑圖差不多吧,我對那些有所射獵!”彭虎有些含糊地答道。

    “隔行如隔山,雖然都是圖,可畫法和識別都是大不相同的。”趙昺知道其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而非爭功,便也沒有責怪,只是輕笑下道。彭虎見陛下拒絕,也不再多言,老實的執(zhí)行自己的本職工作,警惕的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趙昺則在圖上不斷的添加數(shù)字,標注角度和小徑、堡壘及布兵要地。他畫出的雖然只是局部,但與其它兩個觀察點的圖相對比后就能準確的反映出整個正面的全貌。讓他遺憾的是不能轉(zhuǎn)到山后,對整座山進行測繪,尋找防御上的薄弱點。

    對于自己安全,趙昺倒是一點也不擔心,幾個侍衛(wèi)已經(jīng)控制了要點,敵軍即使發(fā)現(xiàn)也會被他們幾條槍壓制在陡坡之下。給自己留出從容撤退的時間,只要進入樹木,就是泥牛入海,調(diào)集千百人來也難以抓到他們。不過敵后偵察還是要盡量避免交火的情況,因為一旦被發(fā)現(xiàn),周邊的敵軍都會加強警戒,對道路進行封堵,給以后的活動造成極大的苦難。

    在警戒哨再次示警后,趙昺再向西北看了片刻,依然沒有在群峰中辨認出此行的目標之一——琵琶山,其屬于虎頭山的余脈,就隱沒在眼前的眾山之中,卻讓人難以看到其的真面目。但他也沒再堅持,打了個手勢,招呼眾人悄然后撤入樹林之中……

    撤入林中片刻另外兩組也撤了回來,趙昺將他們的圖拿過來,依然沒有能確定琵琶山的位置。徐無難雖然提出西進的建議,可他未能深入實地偵察,并不知道確切的位置,只是根據(jù)走訪鄉(xiāng)間本土百姓和查閱歷代史料設(shè)定的。

    但是趙昺知道史料記載可以作為參考,卻不能太過認真,滄海桑田離著似乎太遠,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對地理的改造,許多地名也幾經(jīng)變化,甚至與現(xiàn)在的地點相距甚遠。宋蒙襄陽之戰(zhàn)雖然過去的時間不過十余年,可由于語言上的差異會產(chǎn)生誤會,甚至干脆就是另行命名,一個地點就會出現(xiàn)多個名字。

    趙昺每到一地,都會事先收集有關(guān)史料和前人筆記,就是為了了解當?shù)氐臍v史變遷。而古代非比現(xiàn)在,信息封閉,傳遞困難,只能從中尋找線索。而他查閱過資料,在史籍中有關(guān)琵琶山的記載只有一條:檀溪發(fā)源于柳子山,又匯虎頭山?jīng)_所流溪水,經(jīng)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鄭家山,繞峴首山向南流注入漢水,長四十里。

    按照這條線索找琵琶山就要先行確定檀溪的位置,而檀溪在歷史上因為劉備騎著的盧馬縱身一躍而成名,在史籍和筆記中多有記載。《通志》云:“檀溪之水源出此山,故與襄山為近也”。襄水,城西五里,源出襄山。《襄陽府志》說:“檀溪,縣西四里,即漢先主所乘的盧越過之溪也。

    《水經(jīng)注》:水出縣西柳子山下,東為鴨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導也。北經(jīng)漢陰臺西,旁城北,注于沔。”又說“鴨湖,縣城外望楚之北,山水匯而為湖。水自湖兩分,北渠即檀溪水也,一水東南出即襄水也。”《舊志》也云:“漢先主躍檀溪時經(jīng)此。”

    還有史書記載,梁簡文帝曾泛舟窮柳子山檀溪之源,唐代襄陽著名詩人孟浩然從檀溪泛舟到萬山釣魚“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的詩句。但是檀溪由于漢江的改道與變遷,兩者不再貫通,現(xiàn)下的檀溪早已失去了當年的豐韻,很多地方已經(jīng)干涸,有水的地方也只是涓涓細流。再加上近人為地填湖、造地建房,鴨湖也被侵占。好在江河可以改道,而移山填海畢竟是傳說,山的變化相對還是很小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武鸣县| 桓台县| 东港市| 玉环县| 客服| 城固县| 汨罗市| 三门峡市| 阳泉市| 景东| 岑巩县| 利津县| 大渡口区| 漯河市| 承德市| 嘉鱼县| 米泉市| 寿光市| 凤庆县| 同心县| 武邑县| 南溪县| 宜黄县| 大埔县| 海南省| 勃利县| 宜都市| 通海县| 昆明市| 焦作市| 华容县| 北海市| 古蔺县| 镇远县| 南溪县| 上蔡县| 桐乡市| 襄汾县| 麦盖提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