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舍本逐末-《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愚蠢!”趙昺將譯文扔在桌上恨恨地道。
“陛下息怒!”在旁的王德聽了心中一驚,他跟誰陛下多年,皇帝很少以此語評價一場戰斗,可見他有多么氣惱了。
“朕無事!”趙昺擺擺手壓下怒火道。
他十分清楚襄樊的戰略價值在于其‘七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它之所以重是因為此為三江交匯之地,北面就是南陽盆地,至此直到黃河皆無險可守;南面是江漢平原,直達南嶺,東可達長江之盡頭,西出漢中進入川陜。
對于南方政權,襄樊失守,則江陵危。江陵危,則長江之險不足恃。長江天險不再是天險,門戶洞開之后便是大片土地是無險可守,直接威脅到首都臨安。因此在蒙宋之戰中襄樊失守后不到一年,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軍,有七個州軍全部失陷。
而對于北方政權來說,襄樊失守,則南陽危。南陽危,則黃河之南無憑,河南之地盡失,中原唾手可得。對宋軍來說,兵鋒可直指大都,側擊可得陜甘,隔斷川蜀。如今僅為避水患就輕易放棄樊城,重新為敵所拒,使得襄樊可以得到河南之敵的增援。
張霸舍樊城而駐鄧城的舉動更是將自己置于三面受敵的險地。至于鄧城,趙昺也并不否認其的軍事價值,但是其的價值只是體現在戰術上的,而對當下宋軍攻取襄樊的戰略上影響有限。
在宋室南渡之前,鄧城其實只是一個樊城外普通的一個村莊。南渡后隨著作為京西重鎮的襄鄧地區不僅成了南宋重要的軍事屏障,而且成為宋金對峙的邊境地帶。紹興三年,襄鄧地區被偽齊將李成所得,劉豫在此建立“大齊”傀儡政權。紹興四年,岳飛率軍一舉收復襄陽六郡。
由于南宋對金人入侵的態度采取的是“議和為主”,而襄鄧地區被岳家軍收復后,金兵一時拿不下襄陽,襄鄧就成了宋金對峙的地區,而襄陽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優勢日漸凸現,“省鄧城入襄陽”已是大勢所趨。南宋隨后將鄧城設鎮。
但是鄧城最終是作為宋金物資交易的互市榷場,以守臣措置,通判提轄。場內貿易由官吏主持,商人須納稅、交牙錢、領證明文件,鄧城自此人口密集、商貿繁榮。宋朝如此一方面方便了雙方的物資交流,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目的,達到“以求和解”。
蒙元爆發戰爭后,襄陽再次成為爭奪的焦點,京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貪圖錢財,收受賄賂上書恢復榷場。從而犯下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錯誤,他竟然允許蒙古軍在樊城外置榷場。于是蒙軍很快的就進筑起了堡壘,一下子就斷絕了襄陽的糧道。
當時蒙軍在襄、樊周圍的要害處都設置城寨,漢水上又布滿蒙軍的戰船和鐵索,襄陽、樊城與外界的所有聯系被統統切斷。等到呂文德明白過來做了一件極為愚蠢的事情,知道自己誤了大事,又氣又急,一病不起。也為襄陽失陷埋下了致命的隱患,終在數年后襄陽彈盡糧絕,其弟呂文煥以城降元。
所以鄧城只不過是樊城外圍的一個前哨陣地,城防設施自然不比樊城堅固,現在又分兵去助伍隆起部攻谷城,若是留守的軍隊不敵,就又把自己屁股露了出來。且蒙元也只需派出一支精兵監視,鄧城守軍也不敢妄動,而南陽敵增援部隊只需繞過鄧城便可直抵樊城。因此對于這種撿芝麻丟西瓜的部署,除了用愚蠢來評價外,趙昺再想不出恰當的詞匯。
同樣谷城的戰略價值在于渡口,奪取此城的目的就是避免在放棄樊城后,使蒙元軍隊無法通過漢江順江而下增援襄陽。但目前蒙元京湖水軍早在多年前,作為征江南、占城和日本的主力,精銳就被多次抽調,折損不少;又在攻瓊州之戰中,主力被行朝水軍打殘。
在宋軍收復江南之戰中,雙方又在鄂州大戰,京湖水軍幾乎損失殆盡,早無當初千帆競渡,順江直下江南的威風。而剩下的家底兒早已非宋水軍的一合之敵,以致在收復江陵、夷陵的戰役中毫無作為。如今他們卻將只紙老虎當作真老虎來防備,真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更為讓趙昺惱火的是,此戰宋軍的目的是襄陽,本應集中兵力完成此目標。但是三個軍的兵力,有兩個軍的兵力被無關大局的谷城所牽制,只留一軍在主攻方向,豈不是舍本逐末之舉。而前時徐無難分析襄陽形勢,雖然也未能提出高屋建瓴的建議,趙昺也并無責怪之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龙岩市|
连平县|
博客|
错那县|
腾冲县|
岳阳市|
蕲春县|
敦化市|
兴海县|
齐齐哈尔市|
郓城县|
江都市|
石棉县|
金塔县|
和林格尔县|
安岳县|
历史|
南涧|
会东县|
马尔康县|
酒泉市|
家居|
宜兰市|
杂多县|
永仁县|
措美县|
巫溪县|
唐河县|
上蔡县|
乐安县|
文水县|
苍溪县|
阜南县|
嵩明县|
延长县|
浦城县|
保定市|
益阳市|
海宁市|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