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甕中捉鱉-《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倪亮在有了戰役構想之后,雖然陛下已經給了機宜之權,但是他還是第一次謀劃這么大的行動,因此心里還是沒底兒,便將自己的計劃盡量詳細的報告給皇帝,希望能幫助自己把把關。可呈上后,陛下并沒有多言,只批復了四個字——想好就干!
倪亮接到回復后,心中即感動,又緊張。感動的是陛下對自己保持了一貫的信任,并沒有做出任何干涉,任他揮和決斷;緊張的是自己過去多是作為一名具體的執行者參與戰事,而不是戰事的決斷者,他知道這兩者間是有著巨大的差別。作為執行者只需要按照指定的作戰計劃一步步去做就好,可一個決斷者需要做的更多,不僅要對勝負負責,還要考慮到戰事的全盤及涉及到行動的各個細節,這讓他有了不小的壓力。
眼下看來,倪亮覺得自己做的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出現大的紕漏。
因為考慮到此戰需要連續作戰,且對部隊的戰斗力和機動性要求較高,倪亮先說服了劉志學堅持由御前護軍來完成此次作戰任務。當然并不是說第二軍的戰斗力就要弱于御前護軍,而是留守部隊的任務同樣艱巨,他們要在打援開始后,適時動進攻牽制符離的敵軍,使其不敢妄動;同時還要在打援部隊完成任務后,作為主力完成殲滅符離之敵,攻克城池的重任。
倪亮在陛下身邊多年,參與過歷次戰役的謀劃和制定作戰計劃的工作,知道作為一個決斷者不僅要有大局觀,還要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因此在戰役構想形成之初,他就展開了前期偵察工作,并令手下的僚屬對敵軍出援的路線和行軍度及道路情況進行詳細的研究。且不惜利用自己與事務局的良好關系,從他們那里搜集了不少情報,因而在短時間內對敵出援部隊的數量、動態、準備工作及出時間都有了較為詳細的掌握。
因為此戰是御前護軍要以一敵二,獨立完成兩場打援任務,就要轉戰兩個戰場,且要大部隊穿插到敵后進行設伏。那么便需要各部在行動時不僅配合緊密,行動迅又要把握好進入戰場的時機。同時還有解決諸多如如何保證糧草和彈藥的供應,如何在平原地區隱蔽行軍,潛伏陣地如何不被敵現,如何快進入、退出戰場,甚至消除行軍痕跡,途中休整、大小便等等細節皆要考慮到。
待作戰計劃基本成型,倪亮才覺的滿身疲憊,簡直比沖鋒陷陣還要累,也讓他體會到小皇帝為何會常常徹夜難眠,每次戰役后都如大病一場一般,因為作為主將承受的壓力太大了。而他才不過主持了一場大戰役中的一個小戰役而已,陛下考慮的卻不知僅僅是戰場上的情況,其還要通盤考慮整個國家的情況,涉及到財政、民生、內部的穩定、人事安排及善后等等巨細事宜,比之他承受的壓力不知要大多少倍。
想想小皇帝當年僅六歲就開始參與國事,掌控全局,還要操心帥府一班人的吃喝用度。且監國后,陛下又主持國事,繼承的卻是一個朝不保夕的國家,人心渙散、士氣低落、財政崩潰,被迫流亡海上的朝廷,其又需要多大的勇氣面對這一切,挑起復國的重任。而他不過只是獨立主持這么一場小戰役就覺得心力憔悴,忍不住就要問計于陛下,讓倪亮不免感到慚愧。
不過倪亮堅韌的性格讓他很快擺脫出來,一心想為陛下分憂,全身心的投入到謀劃此次戰斗中。根據前期的偵察,他決定先打徐州出援之敵,將欲伏陣地設置在睢水南岸,殲敵于半渡之時。但是這個計劃還是有缺陷的,一是渡口靠近符離,一旦戰斗展開,符離敵軍現后可以快支援,便需要更多的兵力攔截;二是敵軍在遭到伏擊后,若是及時后撤,便難以實現全殲來敵的目標。
正當倪亮躊躇之時,事務局轉來的份情報讓他眼前一亮,據他們的一名探子報告,夾溝驛突然開始驅趕驛站中的住客,并征收、采購大批糧食和草料。因為蒙元軍隊行軍一般都是由沿途的州縣提供糧草,因此他判斷可能將有大批敵軍過境,便將這個情況上報。
倪亮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戰機,夾溝集的地形十分利于殲敵,只要堵住前后兩個山口,那么敵軍就是甕中之鱉,于是他及時調整了作戰計劃,派出斥候監視敵軍動向,并勘察地形。而為了避免白日調動大批軍隊為符離敵軍偵測到,他在天黑后才出兵,以急行軍的度趕赴戰場,將敵軍圍堵在山谷中,形成甕中捉鱉之勢,將他聚殲于此……
“報告都帥,御前護軍第三旅炮兵團統領石飛奉命趕到!”廟門忽然被打開,一個軍官氣喘吁吁地沖進了報告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金溪县|
襄城县|
仁怀市|
隆昌县|
寻乌县|
图木舒克市|
冀州市|
连平县|
江源县|
札达县|
建平县|
台南县|
福鼎市|
简阳市|
博湖县|
昌邑市|
福贡县|
长海县|
增城市|
怀安县|
瓦房店市|
肇庆市|
独山县|
丘北县|
那曲县|
禄丰县|
民勤县|
镇沅|
新竹市|
屏南县|
宝山区|
林口县|
吉林省|
武威市|
永平县|
万安县|
龙岩市|
吉木乃县|
青铜峡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