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共同體-《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對于何處的軍兵最為善戰,可以說的千古以來爭論最多的話題,就如同現代經常討論的那個省的人打架最厲害一樣,甚至還有人專門整出了個排名榜。但最后往往都是以爭論收場,因為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各個地方都曾出現過勇猛善戰之軍,誰也說服不了誰!
“物吾以為畬兵和淮兵為何善戰?”趙昺想了想反問道。
“畬族長于荒蠻之地,民風彪悍,勇悍好斗;淮兵多處于兩淮,而自我朝南渡以來,先后與金、蒙在此隔江對峙,征伐百余年,自然百姓尚武!”陳昌時言道。
“物吾所言有些道理,卻非根本。想那戰國時的秦之銳士、魏之武卒、齊之技擊、趙之邊騎都是一時之勁旅。此外漢末三國之以青州兵為主的曹魏虎豹騎、蜀漢以益州軍為主的陷陣營,袁紹以河北兵為主的大戟士也是無敵之存在;而后尚有東晉以江東人為主力的北府兵、隋之燕云十八騎、唐太宗的玄甲軍等;而我朝也非沒有勁旅,太祖之來自各地精選之兵的御龍班直、岳武穆以河南、河北兵為主力背嵬軍及西軍皆稱雄一時!”趙昺咂了口酒言道。
“陛下之言是意指一軍強弱,并非是由地域決定,那又與何有關呢?”陳昌時聽了覺得皇帝之言似有道理,但仍是不解,施禮請教道。
“軍之強弱,與諸多因素有關,但主要的無外乎是兵制、訓練水平、武器裝備和國之財力有關,且也受彼時的天下大勢、國之政局等影響。”趙昺略一思索道,“這也好比這桌上的蛤蜊,在江浙沿海地區也不過是尋常海味,可到北地卻是價值千錢,可這區別只是因為蛤蜊易腐敗,難以長途販運之故!”
“陛下之喻雖形象,但吾還是難以茍同。世人常言江浙之民風不古,精于算計,卻性情懦弱,不能為兵,因此江淮失守后才導致江南不保!”陳任翁的長子陳禮時言道
而南北蛤蜊之說也是源于仁宗皇帝與蛤蜊的一個軼聞:“仁宗每私宴,十方分獻熟食,是歲秋初,蛤蜊初至都,或以為獻,仁宗問曰安得已有此邪,其價幾何,曰每枚千錢,一獻凡二十八枚,上不樂曰:“我常戒爾輩勿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
因為拒吃蒸蛤蜊,仁宗成就了節儉的名聲,但仁宗也許還是內心糾結了好一陣。當然這也不能怪北方人不識貨,在那時能吃上蛤蜊的人都應該有資格說自己是土豪,因此使得開封的皇帝都不由的吐槽這玩意實在價格太昂貴了。
“嗯,問的好!之所以會出現某個時代強兵出自一域,與彼時軍制是大有關系的。”趙昺點點頭道,“眾所周知,在我朝以前的歷朝歷代主要以征發義務兵為主,丁壯男子平時務農,戰時拿起武器,奔赴戰場。這也便導致青壯不能過長時間地立刻自己的田地,不然國家就有災荒的危險。可無法脫產意味著無法保證固定的訓練量,在當時卻只有極少數精銳才有可能辦到。”
“如此一來便對士兵本身的素質提出了要求,若是某地民風尚武,他們本身就是弓馬嫻熟之人,且鄉村閉塞,同鄉之間很容易結成一個小共同體,他們間本有默契,就能減少了磨合時間。而漢時又在各個郡縣建立了龐大的武備庫,只需要等征召兵們一到,他們拿起武器穿上甲胄,立刻就能執行作戰任務。這亦是之前的前秦無法做到的,得以使漢軍能封狼居胥的根本原因。”
“另外漢代采取經濟單向流通的政策,導致天下財富大量集中于西北近畿,準確地說就是關中地區。這就讓關中地區的小共同體們有著較其他地區更為豐厚的資源配置,進一步讓漢代關中部隊也較其他地區更為善戰。憑借著他們,漢朝建都長安后,國都從未失陷于外族,哪怕是匈奴人也僅僅是在叛黨的幫助下殺死了個把郡守,卻連長安的邊都沒辦法摸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名山县|
南溪县|
武宁县|
隆回县|
汝州市|
高安市|
永济市|
体育|
扶风县|
巫山县|
沂南县|
杭锦旗|
嘉峪关市|
东方市|
新余市|
类乌齐县|
尼木县|
禹州市|
磴口县|
固镇县|
海原县|
新津县|
温宿县|
瑞昌市|
商丘市|
龙山县|
元谋县|
壶关县|
葫芦岛市|
金沙县|
根河市|
内乡县|
郑州市|
漳平市|
云南省|
井陉县|
柳江县|
兰州市|
柞水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