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79章 能咋地-《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對于錄取的瓊州士子超額,那也是瓊州百姓們應得的。在朝廷最為危險的時刻,他們與皇帝共患難,可謂休戚與共。為保衛朝廷,重建大宋做出了重大貢獻,并為收復江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而那些叫嚷不公之人,又在國家危難之時做了些什么?他們茍安于蒙元的淫威之下,卻不思抗元復國,此時有何面目來談公平。

    再說朝廷在瓊州十年,建學施教,又有眾多名家大儒的執教,即便是荒蠻之地也能培養出無數棟梁之才,錄取二十余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那些忠勇之士的子弟,忠君愛國的士子理應優先入選,他們比之那些只會哀嘆不公的可憐蟲要強之百倍。

    若是再聽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皇帝這是表明了他的立場和態度,如此做就是他授意的,其就是主謀。而且態度也很強硬,朕就這么做了,就是偏心了,你能怎么樣?要怪也只能怪你們膽小怯懦,屈從于蒙元的淫威,沒有早日投奔朝廷,又沒有本事,如今也怪不得誰!

    平息了質疑聲后,趙昺依照瓊州舊例,甲榜之人直接授官,卻只從八品起授,就是三鼎甲的狀元韓信同也只是七品,到禮部任員外郎;榜眼林青卻去了吏部,擔任從六品的案頭;而探花鄭思肖則去了御史臺,做了個巡殿御史。其余人等則多授八品,分赴臨安府或朝廷各部自初級官員做起。其余兩榜人員則入太學帶薪學習,但是能不能真正出仕做官,還要看他們的學習成績,一旦不合格則面臨著重回原點的境地。

    皇帝如此可謂讓人感慨。社會上從庶民百姓到達官顯貴,無一不堅定地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弊x書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學而優則仕”成了亙古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斗之路。因而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以文入仕,為的就是躋身宦臣,光宗耀祖。

    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巨大殊榮。一旦殿試第一,馬上就由吏部考試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仕途,開始了宦海沉浮榮辱的漫漫人生。但現在他們發現天變了,即便成為狀元也不一定仕途就是一片光明。

    而趙昺卻不這么想,他作為后世來人,對于狀元并不十分感冒,別說歷史上的七百多名狀元,即便是現代社會年年出現的狀元們,又有多少人在步入社會后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古代的狀元們以文得名,可在文學藝術上有較高成就者同樣了無幾人,很少有人步入大家之列。他們身為狀元,詩賦詞文,無所不通,亦有詩書傳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者。

    所以從狀元整體來說,卻是名不符實的,其中的大多數虛有其表,相當平庸,其中的絕大多數人自高中之后,從此潛心仕途,無意文字,熱衷于官場得意,專注于富貴得失,已經無心無力對文學藝術加以執著探索,他們多文績平平,難傳千秋。形成了一種狀元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的怪象。

    如此懸殊的比例,足以證明科舉考試可以選拔人才的說法,在趙昺看來是不大靠譜的。別看狀元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可謂是人中之龍、天之驕子,其榮耀、其顯赫、其尊貴,簡直登峰造極。可即便文章做得好,考試也未必能把一個人的學識水平測驗出來,未必能做好官。

    而那些靠背古書扒古書考出來的官員們,多是被洗了腦,沒有思想的機器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也不過那些圣人之語,可要成為大人物必須要有對世界有清醒的認識才行。更何況絕大數人中了狀元之后,也就掉進了榮華富貴的陷井,并且為此在官場上爭名奪利。這也是絕大多數曠世奇才被科考拒之門外的緣由。所以趙昺以為還是得以觀后效,而不能一考定終身……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德江县| 清苑县| 新和县| 云和县| 利辛县| 托里县| 石景山区| 岫岩| 湘阴县| 新巴尔虎左旗| 茌平县| 洮南市| 金秀| 盖州市| 宣威市| 莱阳市| 疏勒县| 凉城县| 扶沟县| 共和县| 汽车| 兖州市| 石楼县| 达拉特旗| 永福县| 图木舒克市| 唐河县| 达孜县| 澄城县| 满城县| 肃宁县| 海淀区| 霍州市| 无锡市| 黎城县| 中方县| 嘉鱼县| 广德县| 出国|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