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實用主義-《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既然明白報紙上炒作李廣不過是一群落第舉子借其發泄不滿,因此也并沒有去干涉,而是任其為之。不過他也接著眾士子們燒熱的鍋,又把風向引向了當世的英雄們,把熱度剛剛降低的‘絕不放棄任何一個袍澤兄弟’和好男兒當從戎又復炸了一遍,當然其中有了更多的爆料和解密。
人的潛意識中總是有著‘喜新厭舊’的心理,李廣畢竟是死了千年的人了,不知道被翻來覆去炒作了多少遍,卻依然是些陳詞濫調,尤其是那種充滿悲戚色彩的‘負能量’文章很容易讓人厭煩。可現實的英雄就在身邊,也許其就曾是同村的鄉親,隔壁的鄰居,看得見摸得著,有血有肉的,尚大有文章可作。
從前其可能就是鄉間潑皮,可從軍后卻變成了英雄,那么就可以來個浪子回頭金不換,軍隊就是大熔爐,不僅能將壞人教育成好人,還能將其培養成英雄;至于其過去就是好人,現在成了英雄,那文章更好做了,起碼可以表明軍隊沒有把人教壞,告訴大家盡可放心交給軍隊,不必擔心學壞。
說蹭熱度也好,跟風炒作也好,反正沒用幾天便將那股影射皇帝的‘歪風邪氣’打壓下去,在城鄉大地上樹立起了‘學英雄、做英雄’的良好風氣,掀起從軍報國、無限光榮的熱潮。而趙昺也成功利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輿論工具,再次挫敗了某些人的陰謀,將一場可能發生的‘公車上書’惡性事件消滅于萌芽狀態。在熱鬧了幾天后,人們的視線又轉向帝國最大的一場賽事——殿試。
殿試在放榜十天后正式開始,不過今年的殿試還是與往年有些不同,首先此次參加殿試的不僅是進士科,而是加入了明法和明經兩支隊伍,同臺競技,參與爭奪魁首。此外還給算學開了分會場,但是他們卻是單獨排名,另榜公布。
再有就是皇帝除了親自監場外,覺得主考們出的試題不合意,也是出于防止考題泄露,還親擬了考題。文科考題是一論一策,論題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策則是一道實例題,而非是大家猜測的有關對蒙元政策的時事題,這讓許多人的準備落空。
實例是一日漢文帝出行,經過長安城北的中渭橋時,有一個人突然從橋下跑出來,導致拉皇輿的馬受驚,文帝也差點受了傷。于是皇帝命令侍衛將那人擒住,交給漢朝的首席大法官(廷尉)張釋之審訊。經訊問,原來那人是長安縣的鄉下人,因為聽到開路禁行的喝道聲,便躲到橋下,過了許久,以為皇帝的乘輿車騎已過,便跑了出來,誰知就沖撞了皇輿(在當時,這叫做“犯蹕”)。問題是若汝是張釋之當如何處理此案?
至于算學,由于報考的人數本就不多,所以入選者也就三十多個人。但是趙昺確是極為重視,因為他十分清楚數學是現代科學的最基礎學科,適用于各行各業及學科。不過他也清楚,當下的數學水平還很低,所以只出了十道應用題,放到現在也就是初中二年級小測驗的題目,想看看代表大宋最高數學水準的一幫士子們的真實能力。
因為考生眾多,計有進士科三百人、明法科二百一十人、明經科一百二十人,北宮沒有一所宮殿能放得下這六百多人,因此主考場設置在殿前廣場上。這里早已布置好了桌幾和矮凳,由于時間要從卯時直至午時結束,還預備了茶水和點心。
趙昺作為主考自然不能坐在露天地里,而是在中門洞下落座。他看看考場忽然有了前世在大操場上參加期末考試的感覺,只是現在監場的換成了朝臣,巡場的則是侍衛營官兵,而他作為主考忽然有了種成就感,終于輪到自己揚眉吐氣,不必趴在板凳上答題了。
試題一掛出,趙昺則發現身邊的幾位總裁、副總裁臉色便不對了,不過這也不出自己所料,因為這兩道題在課本上是沒有現成答案的。尤其是那道論述題,在當前只怕還沒有人聽說過這種觀點,且在他們看來更是離經叛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荔波县|
赞皇县|
三台县|
昌江|
成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鲁甸县|
金沙县|
且末县|
长泰县|
富裕县|
洛浦县|
洪江市|
开封市|
四平市|
科技|
西畴县|
内黄县|
吉安县|
西安市|
上杭县|
雷波县|
乌鲁木齐县|
梧州市|
师宗县|
隆化县|
荆州市|
镇巴县|
汤原县|
南靖县|
廉江市|
石泉县|
永年县|
布尔津县|
海安县|
余干县|
商水县|
小金县|
大足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