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繞不過-《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對于招納各類人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便是田宅,這與現代引進人才也要先解決戶口、住房的意思相同,亦是安居樂業的保證,趙昺深為理解。
歸明人因原不是中原人,其田宅由政府提供,采取計口給田,三口以下一頃,每三口加一頃,至南渡后一直在施行。歸明官也多有賜田,其數量或與官職有密切關系。歸朝、歸正人之名產生以前,“陷蕃”、“沒蕃”、“落蕃”來歸之人被統稱為歸明人,但他們在田宅給賜方面,與真正的歸明人有所不同,朝廷一般將其遣送本貫,恢復其原有產業,而不是另賜田土。
但各朝因形勢不同,政策也有所區別。南渡之后,北方大片領土淪陷于金,這些地區在北宋和南宋均是歸朝、歸正人原籍的集中之地,這意味著南宋時大批歸朝、歸正人的原籍所在地,已不再屬于南宋的控制范圍,其原有產業難以恢復。為解決他們的生計,南宋政府向愿為農者提供土地等優惠條件,但政府提供的土地數量多比歸明人少。除基本的田宅之外,部分為官者可得到職田,不過和歸明官相比,歸朝官享受職田的限制卻更為苛刻,僅正任官才有職田,添差官則無。
朝廷授予歸明、歸朝、歸正人的官職,總體上看有官品高與低、正任與添差、厘務與不厘務等差別,但他們歸宋后初官品階,決定著俸祿、恩蔭等待遇,又稱寄祿官,一般與其來歸前曾任官階、功過有關。但這些差別及授官標準在不同群體、群體內部、不同歷史時期,表現又不盡相同。
歸明人一般不存在過錯問題,歸宋后初官品階一般不會低于其曾任官階,若被認為有功,則可加增官資。歸朝、歸正人則可能存在過錯問題,如背離宋朝投向其他政權、陷蕃后接受其他政權的任命等,其再歸宋朝之前若無立功表現,所得官雖然會隨形勢變化而有起伏,但一般不會超過曾任官階。
朝廷給予這些歸正人優厚的待遇后,但其中仍有貧乏不能自存之人,政府對他們的贍養政策也存在差別。規定歸朝、歸明白身、效用無差使人并歸朝、歸明官、效用等身故之家,老小元依倚人,大人每口月支錢八百文省、米八斗,十三歲以下減半,每家不得過五口,州不過十戶……
“原來其中還有如此多的規矩,朕聽先生一句話,只覺眼前豁然開朗!”趙昺聽罷拱手施禮苦笑道。他覺得若是從措施的制定上,歷代祖宗們可謂是操碎了心,簡直是事無巨細都分門別類都想到了,還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只是卻沒有想到那些歸附本朝人的想法和心情。
“陛下,以往朝廷雖有定制,卻亦是應時而變,每每做出調整!”劉辰翁見陛下一臉苦相,便知其對前朝規矩是有自己看法的,笑笑提示道。
“嗯!”趙昺點點頭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朝廷也曾有所考慮吧!”
“陛下所言正是,對于歸正人、歸明人和歸朝人以其不同身份也做出了些許限制!”劉辰翁言道,“對歸明人,歸明人不許于在京、緣邊、并次邊州往返及居住,陷蕃投歸人亦不得住緣邊;歸正人卻可在沿邊軍州居住,并沒有諸多的限制。”
“朝廷還曾規定,歸明人除了不能在京畿及與緣邊軍州通婚外,可與其它各州婚嫁,歸正人和歸朝人卻也一樣,沒有什么區別的,只能從各自所屬的同類人中通婚?!边@時在一旁聽得早已煩了的陳鳳林忍不住插嘴道。
“鎮撫使所言卻不全對。其實歸朝、歸正人只是不能居住在緣邊及次邊、近里州軍也是允許居住的,既然如此,就不可能禁止其與當地人通婚,實際情況應是歸朝、歸正人不能與緣邊軍州軍之人通婚?!眲⒊轿绦πρ缘?。
“好好聽著,不懂就不要渾說。要知道汝身為緣邊數州的鎮撫使,卻不知法度,將來不僅要鬧笑話,甚至惹出大事!”趙昺板起臉訓斥道。
“是,屬下知錯!”陳鳳林訕訕地言道。
“須溪先生,不必在意,繼續吧!”趙昺轉臉又對其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平乡县|
南漳县|
涞源县|
栾城县|
吴旗县|
古田县|
兴仁县|
罗甸县|
信丰县|
岢岚县|
开远市|
石棉县|
嘉定区|
泽库县|
交口县|
桐乡市|
宜城市|
高雄县|
繁峙县|
临沧市|
阿巴嘎旗|
友谊县|
彭水|
集安市|
长沙市|
舒兰市|
安宁市|
玉门市|
焉耆|
米脂县|
天祝|
新巴尔虎左旗|
巴东县|
沅江市|
睢宁县|
射阳县|
岑巩县|
淮北市|
土默特左旗|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