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38章 計劃-《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作為一個穿越者,深知歷史之中也許有許多偶然性。如果沒有外部因素的干擾,孫權會依照周瑜設計的戰略一路西進,據江東跨荊、益以爭中原。但劉琮出人意料的投降,以及曹操為追擊劉備而迅速南下,打亂了東吳的早期戰略。曹操南征給孫權送來了劉備這個不穩定因素,同時也激活了魯肅的早期戰略設計,徹底改變了東吳之后的戰略選擇。

    占據江南之初,趙昺雖然根據自己的所知設計了長江防線,他在沒有奪取襄樊的情況下,以鄂州和建康為兩個地區為整條防線為支撐點,沿江全線布防,主動放棄了川蜀。他以為有了鄂州即可以北拒由漢江南下的敵軍,又可阻斷自川蜀西進的敵軍,同時依靠水軍實施機動防御,阻斷敵軍的南渡的企圖。

    但是那日在與江鉦長談,聽其平西之策后,趙昺猛然醒悟到自己布置的防線幾乎是孫吳的翻版,但是在形勢上自己確是比其更加險惡,不僅失去北伐中原的機會,且時時還要面臨來自上游的威脅。這不能不引發其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

    趙昺發現自己犯下的錯誤,是習慣于三國并立思維的禁錮中,中了羅貫中的毒,《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扭曲了后人的認識。想當然的會認為孫劉結盟是對抗曹操的天然之計,印象里認為荊州乃上游重鎮,東吳若丟了它就等于失去長江天險,但早期東吳的建國策略中,荊州是不太重要的。事實上東吳的國防隱患,就隱藏在荊州與建業這兩個地區,成為東吳揮之不去的噩夢。

    但事實上東吳君臣一開始并不是這么想的。沒有了奪取益州的可能性,孫權就集中力量奪回荊州,呂蒙不負所望奇襲南郡,讓荊州重回東吳懷抱,但此時的荊州卻出了大問題,關鍵是襄樊已經被曹魏掌握,荊州北部完全丟了。

    在只有荊州中部與南部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控制其西邊的益州,那問題不大,如果曹魏從襄樊南下,駐守在江陵與巫峽的軍隊可以合擊魏軍,可如今益州被蜀漢占據,荊州北部又在曹魏手里,荊州中部就隨時可能遭遇兩線夾擊。

    對于東吳來說,丟了荊州中部,等于與敵國共享長江天險,可如果不丟,那防御就是一個大麻煩。孫權制定的解決方案是以鄂州為都,這樣既可以在荊州危難時支援,也可以就近威懾荊州守將。鄂州的地理位置對于軍事防御而言很不錯,它恰好處在長江兩條水道岔口之間,當初孫劉聯軍也是在此地附近狙擊曹軍,但作為首都就有難以彌補的劣勢,那就是武昌及其附近地區的經濟力量不足于維持首都的長久存在。

    趙昺翻越過相關史籍,知道孫吳經濟最繁榮的就是三吳地區,占據東吳經濟總量的一半,另一半則由荊州地區提供,以如今的形勢相近似。既然荊州不能作為首都,那就只剩下建業一個選擇,后來就連劉備也勸孫權建都于建業。但水軍從建業到荊州,距離如此遙遠,還是逆流而上,如果荊州遭到攻擊,基本是指望不上有什么援兵了。

    以建業作為首都,趙昺卻認為這可能是孫權無奈的選擇,可也是錯誤的選擇。原因就在于建業的地理位置太靠近長江了,但從建都的地理位置上而言,就有點兒像是后世明朝的北京,形成‘天子守國門’的態勢,只要對敵軍的行動反應速度稍慢,戰場局勢就很被動。看看明朝北京吧,清軍都繞著都城跑幾個圈了,各路勤王大軍都還在路上。

    長江作為建業的天險,事實上只有一江之隔,敵軍只要一突破,建業立即面臨兵臨城下的緊急狀況。當初孫策欲攻取江東,作為揚州刺史的劉繇駐守于曲阿,孫策一渡江就將他打到會稽去了。南梁的侯景之亂也完全證明了這點,當梁武帝慢吞吞地讓指揮系統層層下達命令時,侯景孤軍已經趁機渡江了。如果寄希望于東吳其它地區能及時派來援軍,那幾乎等同于做夢。

    若單從這一點看,趙昺以為以擅長逃跑的趙構就比孫權要明知,在占據江南后,放棄了四朝古都建康作為都城的想法,而是以距長江更遠一些的杭州作為臨時首都,雖然失去長江后無險可守,但總歸還有時間反應,逃跑是足夠了。他也常常暗自為自己的吝嗇慶幸,收復江南后,若非建康城已經破敗不堪,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重建,自己說不定也會將建康作為自己的臨時行在了。

    所以說建業緊挨著長江南岸,以此作為北伐中原的基地倒是挺不錯的,孫權將此作為都城不能不說是個敗筆。其也只能時刻警惕江北態勢,防止突然被滅的危險。南朝的陳后主就犯了悠閑的毛病,隋軍大將賀若弼與韓擒虎一渡江,陳朝就灰飛煙滅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阿克陶县| 德格县| 成武县| 永州市| 保定市| 台州市| 武川县| 营口市| 峡江县| 常山县| 阜平县| 平利县| 鹤庆县| 永顺县| 前郭尔| 志丹县| 四川省| 玉门市| 龙州县| 灵寿县| 沙雅县| 梁山县| 柳林县| 五指山市| 教育| 贵定县| 耒阳市| 读书| 临猗县| 绵竹市| 麦盖提县| 绥滨县| 和龙市| 万源市| 翁牛特旗| 濮阳县| 沁阳市| 汕头市| 柘城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