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危機不斷-《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緊接著臨安府知府蔡完義啟奏,咸平侯一案已經審理完畢,其攔截圣駕、口出不敬之語,皆是因其家管教不嚴,結交不慎,以致行為狂妄,并無人指使。但究其罪行,按律當斬,請旨執行。隨后自有官員出面求情,稱咸平侯之父力戰殉國,念其父功,請求寬赦。而許國公也趕緊上奏自請降罪。
趙昺裝模作樣的訓斥一番,發些‘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陳詞濫調后,還是請百官所請,赦其死罪,但活罪難逃,削去爵位,刺配五百里;而吳家身為皇親國戚,亦有管束不嚴之罪,親族有爵者皆降一等,入仕者回鄉思過。念吳家世代忠良,許國公又承認錯誤,責令其閉門思過。
隨后禮部尚書徐宗仁上奏春闈在即,奏請皇帝欽定日期及考官。省試的主考官叫做總裁,由一品大員擔任,副總裁三人,也要一、二品大員擔任,且均需進士出身。另外設同考官十八人,皆由進士出身的司官擔任。此外還有兩名監考官,亦由一、二品官員擔任,其余尚有諸多的事務官員。
趙昺隨即下旨以應節嚴為主考,劉黻、徐宗仁和鄧文原為副主考,其他一應官員待議后再行任命。省事定于二月二十日開科,殿試于出榜后十日舉行。而武科定在三月十五日舉行,為國選拔文武之才。又命工部整修考院,加蓋棚舍,并調親衛旅三團警衛考場,協助禮部糾察不法。
接著樞密使張世杰啟奏,近日機宜司報告蒙元高麗水軍有南調跡象,而駐于淮西的蒙軍也在砍伐樹木,制造巨筏,似有南侵之意,提議早作準備。戶部尚書陳則翁則上奏,如今國家暫時以鹽鈔代錢,卻又是金銀與銅錢、鐵錢并行,導致各地幣值不一,已有混亂之相,還要早些統一幣值。其他官員也就各自情況分別上奏,以求圣決。
散朝之后,趙昺又留下眾宰執議事,要求他們就國是、俢敕和兵事各自發表見解,并上奏表詳述。又令樞密院與在京的眾將就當前戰局制定預案,商定作戰計劃,然后再行公議。而回到后宮后,他仍覺心中不安,想想還是錢上的事情,這可不是小事情,一旦此事上出了問題,事情就大了,將嚴重影響到經濟發展,甚至會引發危機。
要知道古代中國在元以前,皆是以銅錢作為法定貨幣,一般都是以一千文為一貫,但在各個時期又會發生波動。唐朝后期,開始明著減少,朝廷宣布八百個就算一貫,到了五代十國,越來越少,越來越亂,宋初各地一貫有多少都是自己說了算,有八百的,最過分有四百八的,朝廷統一為七百七十文錢等于一貫。但是地方上面未必會嚴格執行。
而令趙昺不解的是,大宋朝和其他大一統朝代力求幣制統一不同,從一開始就顯得有氣無力,幣制從來就沒想過要統一。中原等大部分地區用的是銅錢,四川專用鐵錢,川中鐵錢不得外流,外處銅錢也不得流入川中,陜西、河東銅鐵錢兼用,福建、嶺南等個別地區也用鐵錢。使用鐵錢的四川,“市羅一匹,為錢二萬。”
且與歷代不同的是漢用五銖錢,唐朝用開元通寶錢+不多的幾種重寶錢,而宋朝以年號錢為主,宋朝改元頻繁,北宋有二十七種年號錢及三種非年號錢,南宋有十八種年號錢及三種非年號錢。幣值又有不同,傳統的一枚一文錢稱作小平錢,錢的幣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等,材質有銅錢和鐵錢還有銅鐵雜鑄的錢,其中銅錢又根據成色不同而幣值不同,錢的名稱有元寶、通寶、重寶等等。各個的錢監鑄造的錢幣,很多只能在指定區域流通。
銅錢的含銅量與幣值有很大關系,唐朝的開元通寶含銅量在八成左右,宋朝越來越低,宋初在六成左右,徽宗時蔡京鑄的夾錫錢,銅只有五成多,卻一折銅錢二。當十錢的含銅量不超過小平錢的三倍,但是幣值卻是小平錢的十倍。
按照市場規律,劣幣驅逐良幣是不可阻擋的。銅錢,尤其是小面額的銅錢,大量退出流通領域,卻流入儲藏領域,市面上流通的都是大面額的銅錢,鐵錢通用的地區,鐵錢自然把銅錢趕出市場。民間造假鈔的自然盯著折十錢,各種民間盜鑄,把三個小平錢熔化可以鑄造一個折十錢,大利所在,根本無法禁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广饶县|
溧阳市|
佳木斯市|
寿光市|
长治市|
龙州县|
滨海县|
邯郸县|
公安县|
石泉县|
江阴市|
甘谷县|
上高县|
富民县|
射阳县|
威远县|
泰来县|
永胜县|
垣曲县|
鄂托克前旗|
贺州市|
八宿县|
博客|
吉木乃县|
玉田县|
青田县|
嘉禾县|
当涂县|
讷河市|
柳林县|
集安市|
铁力市|
鄂尔多斯市|
延吉市|
利辛县|
青海省|
田林县|
泗洪县|
得荣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