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好事上門-《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陛下真是深謀遠慮,步步為營,屬下不及也!”鄭虎臣聽了施禮道。
“馬屁經常拍就不靈了,今日前來所為何事?”趙昺笑笑道。他覺得與鄭虎臣聊天十分輕松,完全不用端著,而除了對其信任之外,可能是自己思維中更傾向于黑暗的一面,如此也算是臭味相投吧。
“稟陛下,行刺也先帖木兒的行動小組已經有消息,在接應下不日將返回臨安了!”鄭虎臣笑笑言道,“當日第一組在沖撞座船的瞬間跳水逃生,但有兩人被爆炸波及,被卷入漩渦,未能浮出水面。另外兩人被水流沖走,后被第二組救起,可也身受重傷。為防敵在前攔截,中途棄船上岸,在各處隱藏多時,這也是為何久尋不到的原因。一直到風聲過去才與接應人員取得聯系,隨后趁亂回撤!”
“這算是個好消息,傷者可否痊愈,烈士的遺體可否找到?”趙昺點點頭,又問道。
“傷者業已基本痊愈,但其中一人可能會落下些殘疾,殉難者的遺體業已找到,可難以帶回,只能暫時秘葬于川蜀。”鄭虎臣回稟道。
“回來后妥善安置,好好照顧,待朕脫開身后親自予以嘉獎!”趙昺興奮地道。
“陛下,當下南詔已經陷入大亂,各方勢力都在設法爭奪主導權,現在蒙元方面調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張立道前往主持大局。”鄭虎臣又稟告道。
“張立道確實是個干臣,有勇有謀,其曾在南詔任職,還是有些威望的!”趙昺聽了皺皺眉頭道,其實宋軍只控制了廣南西路的大部分地區,左、右江因為蕃部眾多,叛服無常,民情復雜,因而他并沒有對那里用兵,現在仍在蒙元的控制下。
張立道是金朝進士,其十七歲入宮充宿衛。忽必烈繼承汗位后,他扈駕北征不離左右。至元四年受命出使西夏,以干練、敏捷著稱。皇子忽哥赤封云南王,詔令張立道為王府文學。他勸王重視農業,使百姓衣食不愁,而即任為大理勸農官,兼領屯田事,佩銀符。不久又與侍郎寧端甫出使安南,與安南國王議定每年入貢。
時云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統治年久,計劃借設宴以毒酒害死忽哥赤,且收買王相府官員,不泄露其陰謀。張立道知道后,直奔帥府求見被守門衛士阻止,其與他們爭執不休。忽哥赤聞聲使人召其進府。他把寶合丁的陰謀告訴了忽哥赤王,但王已飲毒酒,晚間就去世了。
寶合丁占據王位,勸王妃交出王印,張立道暗中交結義士十三人,約定共同討賊,且刺血飲酒盟誓,推一人入京師報告云南發生政變的事情。他們的計劃不幸暴露了,寶合丁把他囚禁起來,即將處死。工匠提舉張忠與立道是族兄弟,聯絡一些人將立道從獄中劫奪出來逃到吐蕃。在那里遇帝所派來的御史大夫博羅歡、王傅別及派去向朝廷報告的人。他們隨即一起回到云南,審訊寶合丁及王府那些曾受賄的官吏,一律處死。
至元十年三月,張立道管領大司農事。中書省因其熟悉云南,奏請授為大理巡行勸農使,佩金符。他治理昆明池得良田萬頃,教當地蠶桑農事,使得山中諸蕃部紛紛來投。后又建孔廟,設置學堂,勸士人子弟上學,擇四川士人之賢者,聘為老師,每年在一定時候率諸生去行祭孔禮,使人人都講禮讓,風俗逐漸改變。
至元十七年入朝,張立道極力奏請世祖以云南王子也先帖木兒承襲王爵。忽必烈同意,并命其為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仍佩虎符。辭行時,帝賜他弓箭、衣服、鞍馬。剛到任就遇上禾泥路大首領必思反叛,并且煽動各少數民族。立道立即發兵征討,攻克其城,乘勝而西,攻取金齒甸七十城,越過麻甸,直抵可蒲。又收編兩江之儂士貴、岑從毅、李維屏等所部二十五萬戶……
“陛下,張立道久在南詔為國,熟悉民情,其進入南詔,會不會很快平定動亂?”鄭虎臣很少聽到小皇帝稱贊一個敵臣,現在對張立道卻不吝贊美之詞,有些憂心地道。
“不能排除這個可能,但是朕以為此時形勢已變,如今我們占據江南大部,蒙元勢力不復昔日威勢;再則能出兵援助南詔的只有川蜀,可他們又要防備我們溯江北上,絕不敢動用大軍的。而也先帖木兒一死,動亂全面爆發,各方勢力利益糾葛,張立道孤身前往只怕壓不住陣腳啊!”趙昺言道。
“張立道大可自可從左、右江調軍前往啊!”鄭虎臣想想道。
“他敢嗎?只怕他前腳帶兵走,后腳兩江諸部就得反,再說他能放心咱們!”趙昺笑笑道。
“陛下說得是,其若以兩江之兵鎮壓南詔之變,那就是雞飛蛋打,兩地皆不保!”鄭虎臣言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云梦县|
津市市|
同江市|
阿拉善右旗|
迁安市|
宣威市|
潜山县|
和硕县|
盐源县|
汪清县|
南皮县|
天全县|
阿拉善盟|
贵定县|
基隆市|
灵璧县|
米脂县|
登封市|
楚雄市|
伊宁县|
饶阳县|
五大连池市|
丰宁|
永年县|
吉安县|
清镇市|
浦江县|
武宣县|
凤冈县|
临清市|
常州市|
天门市|
阿荣旗|
平顺县|
礼泉县|
揭西县|
余干县|
土默特左旗|
广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