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進書儀-《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直至傳到三十五世為周穆王趕馬車的造父,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作為趙氏始族。其后趙昺發(fā)現(xiàn)歷代祖宗們大小也都是個官兒,難見白丁,如此傳到一百二十一世才是太祖趙匡胤,他們兄弟三成為宋朝皇室的三祖。他看完不覺好笑,歷時一百多代人竟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自己的祖上真是太不容易了,但他覺得修譜的大臣們更不容易。
由此趙昺想起前世網(wǎng)絡(luò)上流傳的一句話:如果族譜靠得住,母豬都會爬上樹。他知道族譜緣起的歷史條件是宗法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在周代王族階層就開始編纂族譜,以明確自己家族成員的血統(tǒng)及等級,這時候編族譜是王族的特權(quán)一般百姓無資格編族譜。
至東漢,全國望族競相修譜,士族采用族譜來表明自己純正的貴族血統(tǒng),國家也嚴格考查士族的族譜來取士命官,因而修譜是士族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社會對族譜修訂有嚴格的規(guī)定,寒族很難冒入豪門。到唐朝,為了招攬國家可用之才,采用了科舉取仕的制度,寒族得以進入高級領(lǐng)導(dǎo)層,族譜失去了政治功能,譜學(xué)漸漸式微。
此后國家社會也無法再嚴格管理,于是這個時期,中國民間開始大規(guī)模修族譜,而民間宗族為光耀門楣,達到顯示血統(tǒng)的目的,各地族譜均有認中國先朝名人為遠祖的習(xí)俗。唐朝滅亡以后,經(jīng)歷了五代十國時期的連年戰(zhàn)亂和社會動蕩,傳世的家譜幾乎喪失殆盡,以至宋代時就已很少能見到舊譜,許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斷了線、失了傳。
至北宋,譜學(xué)在民間泛濫成災(zāi),修撰族譜成為民間一件平常的事情,有的人覺得祖上沒有任過漢族官職為丟臉,甚至以自己的土著出身為羞,也想方設(shè)法偽造族譜,把自己粉飾為漢族名門之后。為了達到目的,杜撰虛假人名以為己祖,攀附名人,依附望族,妄接、冒接他人之祖為己祖者有之;杜撰虛假人名以為祖,收編他人世系進行統(tǒng)宗統(tǒng)系者皆有之;甚至為臆造先祖娶妻納妾、生子生孫者,為先祖加上功名和官職者有之。
來自鮮卑的地主豪強李世民為了附會自己是老子的后人,把道教立為唐代國教;出身草莽的朱元璋為了與朱熹結(jié)下親緣關(guān)系,抬高了理學(xué)的地位。且出現(xiàn)了凡是姓范的必是范仲淹的后代,姓王的都是王羲之后代的現(xiàn)象,而歷史上的壞人都是既沒有祖先父母,也沒有子孫后裔的。而為了掩蓋編造假世系的痕跡,新譜一出就將舊譜燒掉,代之以新的家譜。結(jié)果年代久遠后,再也很難辨識事實之真相。
趙昺邊看邊搖頭,這修撰碟譜,不若叫作編撰碟譜合適。可他也很快意識到這也是機會,自己大可以借重修碟譜之機將那些對自己存在威脅的人從宗譜中去除掉,亦可將在戰(zhàn)亂中失散的宗族歸零,不再另立嗣子或是降封。要知道導(dǎo)致大宋財政困難的‘三冗’之一,冗費就是指養(yǎng)活皇族的巨大開支,當(dāng)年以泉州之財稅收入之豐都養(yǎng)不起三千宗室,自己正可借機消減,雖然有六親不認之嫌,卻也是為了國家不是。
“陛下,要降階敕封進獻碟譜之人了!”王德看小皇帝翻看著碟譜,一會兒冷笑,一會兒奸笑,還一會兒好笑,不知道其又在琢磨什么呢,而階下獻書人已經(jīng)跪了半天了,他急忙提醒道。
“哦!”趙昺得到提醒,裝作從沉浸中清醒的樣子答應(yīng)一聲抬起頭。
“臣等恭賀陛下尋回寶典,萬歲、萬歲、萬萬歲!”見小皇帝終于抬頭,已經(jīng)等的焦急的文天祥立刻率群臣齊聲道賀。
“眾卿家免禮,進獻人何在?”當(dāng)皇帝的為了顯示威嚴,總得擺出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明明人家就在底下跪著,趙昺也得看不見似的發(fā)問。
“草民陳清叩見陛下,萬歲、萬萬歲!”階下之人叩拜道。
“哦,抬頭朕看!”趙昺像剛發(fā)現(xiàn)似的扶著龍案站起身向階下看去,但見下邊跪著的人身穿一身青衣,頭戴綸巾,四十歲上下的年紀,身體清瘦,面目帶著儒雅,確實像個讀書人的樣子。他卻覺得此人有些奇怪,按說一個白丁能殿上見駕往往都會誠惶誠恐,雖不至于犯了心臟病,也會血壓升高面紅耳赤,說話打磕巴,可此人面色不改,言語平靜,不見絲毫慌亂。
“免禮平身,你父子二人忠君愛國,不畏艱難,冒死救下國之寶典,真乃忠義之士啊!”在王德的攙扶下,趙昺降階來到陳清近前,抬手言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巴东县|
寿光市|
云霄县|
浮梁县|
香港|
吉安市|
桐城市|
三河市|
盐池县|
双牌县|
宁海县|
中西区|
双流县|
锡林浩特市|
乐陵市|
乌鲁木齐市|
尚志市|
普兰县|
杨浦区|
古蔺县|
永昌县|
石景山区|
鹿邑县|
赫章县|
淮阳县|
吴堡县|
榆树市|
资阳市|
山东省|
厦门市|
乐昌市|
博罗县|
资兴市|
中山市|
莱西市|
溧水县|
和林格尔县|
姜堰市|
雷州市|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