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有機可乘-《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如蟻的敵軍再次沖了上來,但是趙昺看后卻笑了,他們不僅行動遲緩,在聽到炮聲再次響起后更是畏縮不前,反被向左翼聚攏的潰散騎兵沖亂了隊形。通過與敵漢軍的多次交手,他即便沒有事先得到情報也知道龍興萬戶府是由新附軍組成的,而他也不禁感嘆元廷漢軍也是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了。
誰都清楚蒙古人口有多少,即便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后不過百余萬人,連年的征戰難免死傷。而要支撐其開疆拓土只憑這點人是遠遠補充不上消耗的,在其攻宋的戰爭中,宋軍步兵在野戰中對上北方游牧民的騎兵,都是被動和劣勢,對陣蒙古鐵騎更是有劣勢的,但是宋人有多少?蒙古人才多少?哪怕是10甚至20比一的交換率,鐵木真的蒙古子孫也是不禁死的!
所以說如果蒙古人真的要靠他們的鐵騎攻打南宋,二十多年的戰爭打下來,蒙古人大概已經絕種了!在蒙宋戰爭的戰場上,真正讓宋軍隊陷入困境的不是蒙古鐵騎,而是被蒙古鐵騎驅使的北地漢奸,他們在元王朝的軍隊中,除蒙古本族軍、探馬赤軍外,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戰斗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就不斷有大金國的契丹、女真及漢人軍隊歸附蒙古汗國,加上以后在新征服地區招募的軍隊,就成為廣義的漢軍;后來在征戰中契丹人損失較多,只得從中原漢人中進行補充擴建,太宗窩闊臺稱帝后,發民為卒用蒙古軍制來組織北方漢人部隊;忽必烈即位后,也曾從中原地區簽軍近二十萬人,補充漢軍;宋滅亡之際又有大批宋軍降元,被元人稱之為新附軍或新附漢軍、南軍等。
所以元廷的漢軍成分復雜,契丹人是主要成分,此外還有乣人、女真人、山后漢人和中原漢人及南方漢人。蒙古建國初期,沒有兵種的區別,軍隊全為騎兵。招降到漢軍之后,有了步兵,不久又將制造和使用攻城炮具的工匠、軍人集中起來,稱為炮軍或炮手軍;各軍中擅長水戰的人也被編組在一起,組成水軍或水手軍。入元之后,炮軍和水軍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水軍的訓練和擴編被納入軍隊發展計劃之內。
全國統一后,元廷對漢軍和原來隸籍于蒙古軍的部分色目人軍隊,加上分編在各軍中的新附軍人,重新進行了編組,設立近百個萬戶府、元帥府分管這些軍隊。除了在一些萬戶府中配備炮軍和水軍外,還設立了炮水手元帥府、炮手軍匠萬戶府、水軍萬戶府、水軍元帥府等專門機構。這些機構和軍隊,大多屬于地方鎮戌軍隊系統。調入都城的炮手工匠等,則大多隸屬于軍器監。
自招到大批新附軍人后,元廷即著手將其原有的組織系統打散,分編到元軍的中央侍衛親軍和地方鎮戌軍隊之中;或以蒙古、漢人、南人軍官相參,建立新的軍府,管領新附軍人。每當有戰事發生,總是首先調發各軍中的新附軍人出征,不參戰的新軍人則要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和自然減員,新附軍數量日益減少,數量可觀的新附軍便被元廷的各種軍事組織和紛繁的戰事里逐漸消耗掉了。
北方是蒙古的心腹要地,成為蒙古軍、探馬赤軍的重點戍防地區。原來在江北立足的漢軍,宋亡之后大多南下分駐江南各地屯駐,只有少數軍隊留在江北。淮河以南主要由漢軍、新附軍屯戍,并配置部分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監視。邊境地區由分封或出鎮其地的蒙古宗王所部和歸附蒙古部族軍配合防守,以北控南、壓南,必要時可以掩護向草原撤退。同時也在江南陸續建立萬戶府、元帥府等統軍機構,屬下軍隊以漢軍為主體,參入新附軍人和部分色目軍人。
元軍的這種部署方式凸顯出忽必烈等人的謀慮,表現了內外相維、層層控扼的特征。大都、上都和腹里地區,駐扎中央宿衛軍隊,作為軍事控制的核心。北面草原上的蒙古軍和駐守在黃河南北、陜川要地的探馬赤軍,合成一圈藩護中央的防線。在江南地區及沿邊地區戍守的漢軍及鄉兵等,則形成一道更大的防線。一旦發生戰爭,不但當地軍隊參戰,鄰省軍隊和探馬赤軍等都可迅速調來,如需要的話,侍衛親軍亦可出征。
忽必烈的意圖是通過探馬赤軍監視各行省的漢軍,又有侍衛親軍作為后盾,從而形成一套較嚴密的鎮戍體系;另外他的部署即有防范外族之憂,它亦針對著蒙古貴族的腹心之虞。對內作為蒙古帝國征服主力的蒙古軍尚羼雜有為成吉思汗家族兼并和挾制的諸蒙古部族,這些部族并未得他們的完全信賴,甚或蒙古親族之間也往往因爭奪汗位、權力與草原資源而兄弟鬩墻。
依靠“漢人”統領的部分軍隊以鎮戍邊地或敉平蒙古腹地內亂,收犬牙相制之效。看似這種體系很完美,不過在趙昺看來也只是看似很美。首先漢軍在元軍體系中地位低下,軍中各重要職位均由蒙古人擔任,漢人將領不得僭越,仍須由缺乏軍事經驗的蒙古人出任名義上的主將。
漢人將領不許將蒙古諸軍,且協同作戰時須由蒙古人出任首帥,以趙昺看在初期其實是蒙古人一種自然的、實用主義的制度安排。客觀的說草原民族本身即具備較充足的軍事人才儲備,加上早先歸附的色目人集團,并無必須吸納漢人以充實指揮體系的急迫,相反尚有不少青年蒙古軍官起初只能指揮漢軍和新附軍。
從主觀上說在蒙古貴族看來,“漢人”無非被征服者,對蒙古軍而言由降附族群組成的輔助部隊,素來只有微弱的、短暫的利用價值。由此可見漢軍集團在早期蒙古征服者心目中地位之卑微,且不論將蒙古軍各百戶、千戶是否甘于接受“漢人”將領的令行禁止,即便是在無隸屬關系的情形下,雙方的摩擦與牴牾亦在所難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黔江区|
温州市|
天祝|
岐山县|
雷州市|
崇礼县|
吉水县|
大同市|
鹰潭市|
屏东市|
鞍山市|
儋州市|
普定县|
龙泉市|
沙坪坝区|
大厂|
长乐市|
宁津县|
瑞丽市|
青河县|
乌兰县|
延川县|
中卫市|
昭苏县|
隆子县|
拜城县|
当雄县|
隆子县|
宁德市|
新绛县|
白银市|
侯马市|
宣化县|
区。|
北流市|
新邵县|
无棣县|
米脂县|
获嘉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