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算是贏了-《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趙昺知道陸秀夫一個是擔心自己的安危;另一個顧及到政治影響。當朝皇帝親自領兵收復故都,畢竟不同于其他人,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士氣,擴大行朝的影響,且元廷一直宣稱大宋已經亡國,皇帝被俘,衛王已死。至今歷經十年,而消息傳播又閉塞,加上元廷對此類消息的封鎖,很多人已不知有宋了。自己露下面,正可表明大宋正朔尚存,現在開始親征反攻復國。
略加考慮,趙昺雖不情愿,但還是答應了,畢竟自己是皇帝,不是可以恣意妄為的普通人了。可他還是堅持等上一天,待得到趙孟錦方面的消息后再行。誰知人真不經念叨,沒到中午那邊就有消息了,昨日趙孟錦和劉洙領大軍破江陰后,水陸兩軍沿江溯流而上,還未到丹徒,潤州官員便派人前來請降,估計后日便可到達建康城下。
趙昺這些沒說的了,由于湖州已被收復,便乘舟出太湖,順東苕江向南直驅杭州,陸秀夫和張世杰前出十里迎駕,駐蹕于錢塘縣。而此時杭州城下已經聚起護軍及五師共約五萬之眾,號稱十萬大軍將杭州團團圍住,先禮后兵遣使入城招降,一旦談崩就開始攻城。
既來之則安之,趙昺知道戰爭不是兒戲,而杭州作為故都是必須拿下的,而此也將成為自己苦營多年的轉折點。但是作為元朝征服宋朝的象征,他估計這一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須做好打的準備,便召集眾臣商議如何攻城,勘察地形,繪制詳圖。并設法尋找了解城中情況的人士了解城中情況,他也很快進入角色,對各方收集到的情報進行研究和確認,這也讓他對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現代的杭州大家一聽就知西湖、靈隱寺、岳飛墓及雷峰塔等等耳熟能詳的著名景點,卻單單沒有一個人會提及這里曾是南宋的都城。其實早在秦統一六國后,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而那時現代的杭州市區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江灘,西湖尚未形成。
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到了東漢,這里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并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筑了一條海塘,將部分水面與海隔斷,成為內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西湖已形成,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稱。公元589年,隋文帝廢錢唐置杭州,杭州作為地名自此始。此后楊素建杭州城,城垣東臨鹽橋河,西瀕西湖,南達鳳凰山,北抵錢唐門。
五代十國時,杭州成為吳越國京城。吳越王錢氏曾先后兩次擴建杭州城,使杭州城區擴大了一倍。直到南宋定都杭州,改稱臨安,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第一大州。時杭州有十三座旱城門,另有五座水城門。
南宋城垣,也有內城外城之分。內城,是皇帝所居的皇城,出于建國初期國力有限,只能節儉建皇城,加上鳳凰山為杭城制高點,便于控制全城,和風景優美等原因。所以趙構選吳越國王宮遺址修筑皇城。紹興二十八年筑成皇城,周圍九里。因座落在地形起伏多變的鳳凰山丘陵地帶,故宮內各種建筑均隨地形而建,布局顯得錯落有致,靈活多變。
南宋外城是首都臨安的城垣,趙宋王朝因首都人口倍增,用地需求增大,故將東部城垣向東擴展。初建的杭州城墻,共有旱城門十三座、水城門五座。旱城門的東城樓有便門、候潮門、保安門、新開門、崇新門、東青門、艮山門;南面的城樓有嘉會門;北面的城樓有余杭門。西面有錢湖門、清波門、豐豫門、錢塘門,此外,還有水門五座,分別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水門的修建,既出于關防的需要,也是城內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河道就是通過水門穿越出城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廉江市|
通榆县|
黑龙江省|
临武县|
商水县|
杨浦区|
农安县|
中江县|
宁德市|
乌兰浩特市|
齐齐哈尔市|
游戏|
万盛区|
拜泉县|
会泽县|
交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赣州市|
区。|
合肥市|
洛川县|
东台市|
札达县|
于都县|
永修县|
沙坪坝区|
金阳县|
湾仔区|
三河市|
五大连池市|
玉林市|
安义县|
化州市|
宝应县|
通州区|
贞丰县|
道孚县|
砚山县|
聂荣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