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太湖-《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朕也接到探報,紹興和蘇州被我軍控制,敵正在常州和常熟一帶產糧區大肆催收,欲通過運河搶運大都。若是讓他們得逞弄不好會引發江南糧荒,所以此戰還是早打為妙!”趙昺面色凝重地道。
他清楚元廷每年利用海漕分作春、秋季兩次起運,為確保全年有三百五十萬石米糧入京,平均一次總運量要達到一百五十萬石以上,而即便使用千石漕船也要動用船只近二千艘,若不能保證這一地區的穩固,敵軍安全將糧食北運是是難以做到的,自己也要盡早動手將這批糧食留在江南,支撐大軍作戰,免得征斂過度引發新的矛盾。
“陛下,當前敵軍尚不清楚我軍的實力,而其海道萬戶府也只損失了一個千戶所,他們尚有能力另擇碼頭裝運糧食北調。但是我們卡住了長江口門,他們便無計可施了。所以只要占據崇明島,敵必會來戰?!眲ㄑ缘?。
“朱清只怕比咱們拎得清,其被我朝視為叛賊自知必死,若不能按時將糧食送往大都也是死罪,而能將我們擊敗則尚有一線生機。另外朕聽說張瑄那賊利用任職之便購置了不少商船,從事海貿生意,發了大財,其正是崇明人,掏了他的老窩肯定也是心疼的要死!”趙昺露出絲壞笑道。
“陛下說的對,我們只要攻占崇明,他們便會意識到我軍是要沿江而上,那時他最后的機會都沒有了!”趙孟錦搓搓手道,他心知陛下打仗總是不走空,都要撈些好處的,這張瑄恐怕就是那只肥羊了,而將其拿下自己的封賞也是少不了的。
“好,咱們就先占據崇明,其若是仍然不戰,咱們就自太湖沿運河北上截斷其與建康的聯系,拿他們祭刀!”趙昺知道自己不能長時間等下去了,而其若還不入套,便上下夾攻先將其殲滅在江陰,然后在集中水陸兩軍去打建康。
“陛下到河口了!”劉洙這時提醒道。
“進入太倉河,去董義成那里討頓飯吃!”趙昺笑著對眾人道。這船上的人都是最早追隨他的親信,當年手里只要三千烏合之眾就敢跟著自己去打廣州,膽子都比倭瓜大,唯恐天下不亂的主,不比其他人稍有危險便會勸諫不止,現在有他領頭更無所懼,齊聲答應去尋董義成的晦氣……
五艘龍船駛入了太倉河,逆水駛向太湖。說起來這幾個人也真夠魯莽的,要知道駐守平江的益都軍雖然被全殲,但是下屬的昆山、常熟、吳江等州縣并未被收復,若是被人偵知‘殘宋’的皇帝及東部戰區的高級將領全在這幾艘船上,估計也會集中起所有能調動的力量打上一仗,雖死也賺了。
好在改造后的龍船已經將船頭上極為拉風的龍頭給省略了,趙昺以為那個東西除了唬人之外在實戰中沒有多大意義,且放煙霧隱身的效果也差強人意。而沒了龍頭的龍船看起來并沒有那么突兀,再關上砲門不是明眼人還真看不出來是艘戰船,因此他們行在河上并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趙昺在船頭審視著太倉水道,兩岸皆是水田,雖然已經收割完畢,但其中還有殘水,并不利于大軍展開。水面還算寬闊,在潮水上漲的時候應能行大船,對U型船底的龍船來說絲毫沒有影響。借助潮水的上托,加上水手全力劃動,戰船如飛的闖過昆山,直奔蘇州。
“郭霖,這太湖有幾條水道瀉入東海?”前邊蘇州在望,趙昺問道。
“稟陛下,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夏禹奉舜帝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松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也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載:禹治水于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極為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初時廣為三萬六千頃,后世歷代墾田,湖面有所減少。”郭霖回答道。
“嗯,那補入太湖的江河可行舟船的又有幾條呢?”趙昺點點頭又問道。
“陛下,主要有五瀉水經江陰入運河至湖中;運河水自常州入滆湖,通西蠡河,匯入陽羨溪再入太湖;勾聯長江的潥水自蕪湖瀉入,經陽羨溪也可入太湖;另外太湖水經東苕溪可至湖州,匯入錢塘至杭州。”郭霖略一思索回稟道。
“嗯,不錯,看來江東局勢全在你心中了!”趙昺邊聽邊在輿圖上用筆勾畫一番,畫了張草圖道。
“陛下拗贊了,卑職只是拘于一地,陛下卻是胸懷天下!”郭霖聽了趕緊施禮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永嘉县|
龙川县|
洛隆县|
周宁县|
湘西|
怀化市|
枣庄市|
泽库县|
方城县|
桓仁|
襄城县|
泽普县|
静安区|
开封县|
申扎县|
吉木萨尔县|
罗江县|
勐海县|
信宜市|
乌鲁木齐县|
二连浩特市|
揭东县|
望谟县|
达孜县|
海丰县|
原阳县|
壶关县|
铁岭市|
大港区|
鲜城|
龙胜|
衡南县|
温州市|
措美县|
柘城县|
德化县|
白城市|
阿克陶县|
永登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