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重中之重-《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的一番話讓眾臣深以為是,江東可以說因太湖而興。農業可以說是社會經濟賴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土地是最根本的生產資料,耕地面積的擴大則是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靖康南渡,鎮江、常州、無錫、平江府、秀州、杭州,既是高宗朝廷南逃路線,也是大批移民落腳定居的首選之地,以至隨處都是“避寇渡江流移失業之民”。
兩浙路和江南東路的東北部的移民遷入位居前列,而江南地區則以太湖流域的移民最為密集。大量移民涌入,一方面因為人口劇增而造成對耕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為耕地的量的擴大和質的提高,為農業高度集約化經營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
乾道中,政府以空名官誥補授官資的方式勸諭開耕兩浙荒地;淳熙年間,孝宗繼續采取蠲放苗稅的政策,獎勵“兩浙民戶將已業土山,施用工力開墾成田”。在政策鼓勵和人口壓力下,當地農民改造開發低洼地,墾殖草葑茭蕩及退灘沙涂,耕植荒山土丘,在拓墾可耕土地的過程中,太湖流域的農民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發揮聰明才智,開辟各種途徑,沙田、塘涂田、圩田、湖田、葑田等層出不窮,使可耕田畝有了可觀的增長。
農田的激增又促使各種水利設施工程的開發,在各種水利工程綜合效應下,太湖流域的農田建設大受惠益,成為宋代全國水利田最密集的區域,集約化農業的首善之區,成為天時、地力、人工的統一體。而糧食生產是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最主要的內容,也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水平的主要標準。
太湖流域在宋代已實行了兩熟制,這對提高更多利用效率,增加糧食產出數量,都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兩熟制有兩種情況。其一是稻作兩熟制。其二是稻麥兩熟制。兩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流域的糧食畝產量和總產量。太湖地區普遍的畝產量在三石左右,少數上田可達五石,在全國是處于先進地位的,成為宋代最大的糧食產地。
而政府極為重視這一地區的糧食生產,所謂“蘇、常、湖、秀,膏腴千里,國之倉庾也”,這里的豐歉也直接關系到全國的糧食供應,“故歲一順成,則粒米狼戾,允然有余”,米價也大幅回落;戰爭時期,太湖流域更是軍糧的大宗征集地。尤其以平江府為代表,故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
總之,兩宋時期的太湖流域,對可耕土地已經基本完成了地毯式的開發和墾辟,一系列普遍而適時的水利工程建設全面促成這一地區水利田的最終建成,這些都為當地農業的高度集約化經營提供了可能,并使其成為全國集約農業的樣板地區。本地區舉足輕重的糧食生產,又進一步的促進了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不僅在當時全國各經濟區域中引人注目,而且為太湖流域社會經濟的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
太湖流域在兩宋時期始終是全國的桑蠶業中心。這里,蠶一年能夠飼育八次,而“平原沃土,桑柘甚盛,蠶女勤苦,罔畏饑寒”,天時地利人力都有利于桑蠶業的發展。僅杭州及其所屬九縣的夏稅便納絹九萬五千余匹,綢四萬五千匹,綾五千匹,綿五萬四千兩。
宋定都杭州后,杭州絲綢更是盛極一時,設綾錦院、文思院、染院等織造機構,雇工數千、織機數百,全國絲織行業的能工巧匠都聚集杭州,民間私營機坊也有長足發展。杭州城內呈現了機杼之聲,比戶相聞和都民女士,羅綺如云的盛況,所產絲織品有綾、錦、絹、羅、紗、綢等十多個品種。
每年政府合發和買絹達數十萬匹之巨,可見杭州民間絲綢生產之盛。而絲綢產業的發達又帶動了貿易的興盛,加之朝廷對海外貿易的提倡,促進了杭州絲綢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北向朝鮮半島,東往日本,南與南洋諸國,通向全球。
而在為紡織業服務的商業性農業中,棉花在太湖流域也得到推廣種植,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苧,免績緝之工,得御寒之益,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作為傳統的紡織材料,太湖流域也種苧麻、大麻和黃麻,而蘇、湖、常、杭等州亦是茶葉的主要產區。
農業和加工業的繁榮又促進了城鎮的發展,居民的副食品主要倚賴商品交易,宋時出現了專為城市供應副食品的專業戶,菜戶種植經營的蔬菜品種有數十種之多,使之也成了經營性農業的獨立分支。枕江濱海的太湖流域湖塘密布,河浦縱橫,水鄉澤國的地理條件造成了耕漁結合的經濟特色,為當地發達的水產捕撈業和養殖業創造了條件,這一地區有相當的生產者以漁為業,并已形成了集體捕撈的生產規模。
而各種經營性農業的長足發展,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太湖流域的傳統農業結構乃至整個經濟結構,增加了這一地區的內在經濟活力,并推動了當地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和進步,從而提升了本地區整個經濟水平。終使太湖流域成為江東的經濟中心,乃至有足以影響全國經濟的能力。
所以在座的幾位臣僚也清楚了,小皇帝為何堅信元軍一定會來,要知道北方已經快被蒙古人變成牧場了,糧食產量不足以養活他們,且蒙古舊地尚需要大量的糧食賑濟及消耗大量的糧食供應軍隊。如今平江被奪占,失去的不止是糧倉,還有北運的通路。如此整個江北地區都將陷入糧荒,而不僅僅事關政治,還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另外大家聽完小皇帝的話,復國之戰的戰略格局也漸漸清晰。由于此前行朝的駐扎在海外瓊州,不存在什么根本之地,大可以調動所有兵力在江南縱橫征戰,沒有什么后顧之憂。而敵軍不同,他們要控制江南,在兵力匱乏之際只能控守要地,從而實現以點帶面的格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湘西|
湖口县|
渭南市|
油尖旺区|
都江堰市|
延边|
泰安市|
丹东市|
丹寨县|
盘山县|
县级市|
顺义区|
来宾市|
拉孜县|
滕州市|
南丹县|
延寿县|
双流县|
和田市|
佛学|
井研县|
腾冲县|
孟村|
武邑县|
新闻|
达拉特旗|
保康县|
眉山市|
公安县|
东平县|
滕州市|
五原县|
玉树县|
团风县|
大田县|
安仁县|
湘阴县|
达拉特旗|
辽阳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