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面對炮火的轟擊,幸存的敵騎依然不退,仍繼續向前快速沖擊,但是隊形已經略顯松散。而宋軍的速射炮已經更換子筒,這次卻是霰彈,可就這短短的功夫,敵騎已經迫近到二百步之內,他們已經摘弓在手搭上箭矢,準備進入射程后立即放箭。但隨著一連串的轟響,速射炮瞄準敵群再次開火。
速射炮發射的霰彈,其中填充一百五十多枚五錢的小鉛彈,打出去后就是一個扇面,殺傷面達三十步寬,簡直就是無差別攻擊,凡是被覆蓋其中的非死即傷。趙昺在望遠鏡中可清楚的看到敵騎兵就像下餃子似的紛紛落馬,而戰馬接著慣性沖了幾步也倒地而亡。
‘啪、啪、啪……’零星的敵騎沖過封鎖線,可不及放箭,守在工事中的宋軍火槍手在軍官的指揮下集火向他們射擊,一陣爆響后第一波敵騎已無幾個活著的了,他們見事以難為調轉馬頭便向本陣跑去,一輪沖擊就這樣被打退了。
戰斗既然已經展開,敵軍后一波攻擊也緊跟著而來,而他們也縮短兩排之間的距離。這種意圖很明顯就是試圖利用密集連續不斷的快速沖擊,闖過宋軍布置的火力封鎖線。但是這種過去屢試不爽的戰術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損失慘重。
對付這種密集沖鋒其實宋軍也頗有壓力,要知道戰馬全力沖刺的速度很快,百步距離不需幾秒的時間。即便是速射炮也只能打出兩輪敵騎便以致陣前。在這種遠程火力不足的情況下,宋軍也有對應戰術,速射炮采用間隔射擊的方式,一部分發射開花彈打擊中遠程的目標,另一部分則發射霰彈打擊中金距離的目標。以此盡可能的大量殺傷敵軍,阻滯敵騎的沖擊速度。
于是同時,宋軍則以奔雷銃打擊近距離的集團目標,可是奔雷銃二次裝填速度慢,難以做到連續釋放,不過經受連續幾輪炮火的洗禮,敵軍也折損甚重,若非精銳之師已然敗退。如果依然堅持攻擊,宋軍的火槍手便以‘三段射’的方式保證火力的連續性,對抵近之地進行殺傷。
不過這種方式也有缺陷,敵軍若是長時間保持高密度的不間斷攻擊,則宋軍的火器發射必然出現間隔,即便很短,就有可能被敵突入到陣前,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步兵上刺刀與敵短兵相接進行肉搏了。好在今天敵軍參與首次攻擊的隊伍明顯兵力不足,且沖擊面又狹窄,使得宋軍的火力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在傷亡近三百騎后便退了回去,不敢在貿然發動攻擊,反而開始擔心被宋軍反擊。
趙昺雖然這幾年大力倡導籌建新軍,換裝火器,并年年舉行軍演,派出部隊輪番參加實戰,其實他自己反而是頭一次親眼目睹實戰。聽匯報,看演練終歸不能與實際參與的感受相提并論,所以當他看到宋軍憑借火器擊退敵騎,而自己幾無傷亡的結果后大感欣慰,信心倍增。
對蒙古鐵騎的畏懼可以說如夢霾一般的存在一直壓在趙昺的心頭,可這也不能怪他膽小,而是中國古代,中原的農耕民族一直受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脅,由于幾乎所有的歷史資料都是中原漢人書寫的,所以草原人成了兇惡強悍,難于抵御的馬上狂人。于是后世有了一個思維定式: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斗力最強的兵種。
想想趙昺作為一個前世來客,那個時代連馬都成了稀罕物,他怎能了解騎兵作戰到底是什么樣呢?所以他的所知也是來源于史書的記載,網上的騎兵粉絲更是喜歡拿出匈奴,蒙古騎兵的輝煌戰績作證。而來到這個時代的頭一眼就看到騎兵在追殺自己,將護衛的官兵和義勇殺的血流成河,更加固化了騎兵無敵的思維。
所以趙昺在練兵的同時一直在思考如何打敗騎兵,都說‘以騎制騎’是良策,可先天的短板讓這個方法如同畫餅充饑,現實迫使他大力發展火器,試圖以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治軍方法戰勝歷史上最強的騎兵。而戰斗的結果印證了他的思路沒有錯,也讓他堅信其實騎兵也罷,步兵也罷,勝負的關鍵在于指揮官的智慧運用,沒有誰肯定比對方強,臨敵對陣誰也都有失敗的可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沅陵县|
佳木斯市|
永春县|
高唐县|
新昌县|
筠连县|
南汇区|
岐山县|
收藏|
德江县|
八宿县|
且末县|
屏东县|
尉氏县|
岑溪市|
中宁县|
共和县|
衢州市|
金坛市|
绍兴市|
上蔡县|
马尔康县|
毕节市|
舞阳县|
海阳市|
乐都县|
休宁县|
香港|
图木舒克市|
茌平县|
通江县|
桂东县|
平凉市|
玉溪市|
旅游|
武乡县|
金寨县|
海南省|
金川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