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1章 假道伐虢-《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戲結束了,不過將謝太后和德祐帝削去封號,開除宗籍卻成為事實。而為了能促成此事,趙昺與楊太后密議多次,娘倆兒的眼淚留了能有一臉盆,可其依然遲遲不肯點頭。后來他沒法只能再三保證待復國之后一定恢復他們的宗籍,并重新予以冊封,如此才算換得楊太后的同意,使計劃能順利執行。

    雖然‘禍水東移’之計已經順利展開,但趙昺并不敢保證忽必烈能中計,因而戰備工作絲毫不敢放松。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瓊州風調雨順,沒有大災大害發生,兩季稻谷都長勢良好喜獲豐收,據統計平均畝產能達到三石,預計全島各州縣及新墾農場能產糧二百五十萬石左右。

    趙昺算了一下,除去農戶自留的將有百萬石余糧流入市場,可讓他肉疼的是因為減免了稅賦,他必須要自己花錢收購農戶手中的余糧保證軍需,且為了避免谷賤傷農還要維持較高的收購價,僅此一項就要七十萬貫錢。而為了促進消費,拉動經濟,他一改朝廷半是實物,半是金錢的規矩,全部以金錢發放,這樣也可以消化一些流入市場的余糧。

    另外趙昺下令輜重一軍整修雨季被損毀的橋梁和道路,以便可以保證各部的機動通路;輜重二、三軍整修加強海防設施,務必在旱季到來前完成。同時對分布于沿海峽布置的水軍將三分之一的戰船和輜重船只向島南疏散,一是作為防范敵軍抄自己的后路;二是可以在必要時搭載島南各軍增援島北。

    因為瓊州太小了,這也導致沒有防御縱深,因而戰斗的成敗就在于能否守住灘頭陣地,擊敗敵水軍。若蒙古軍攻破灘頭陣地,后續部隊大舉上島那勝就難了,所以趙昺仍然將決戰海上作為重點。著令樞密司制定作戰預案,對各軍加強攻防、反沖擊及快速機動訓練,并組織水軍與他們進行對抗演習,以便查找防御上的漏洞,檢驗守衛部隊的作戰能力。

    現在糧食已經收獲完畢,趙昺又令兵部、戶部及各州縣組織丁勇進行軍事訓練,加強對海岸盲點的巡視,整修城防、器具。著令工部加緊打造器仗衣甲,整修戰船;御作監加大火藥的生產量,保證開花彈及火箭彈的生產以供軍用;其余各部也要制定疏散和撤離方案,一旦戰事不利則帶領軍民向海上轉移,以保存實力……

    現在朝廷的各部經過改組都已經進入正軌,又有分管諸部的宰執負責,趙昺已經不需像從前那樣事事操心,他只需對各部的工作計劃進行審核和督促。所以,他可以將精力更多的放在軍事方面,而巡視各軍加強戰備外,情報工作依然是趙昺最為關心的。

    大投入才有大產出,尤其是在這信息渠道獲得渠道少,傳播緩慢的古代,要想及時得到有價值的情報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來收集。現在經過不斷的建設,行朝的情報機構業已完善,已經不限于事務局一處。

    如今樞密院成立了刺探司,專門負責邊情的偵察,由都虞侯專司管理;中書省則成立了機宜司,專司收集周邊各國政經和國內各地州縣情報。并有察間除奸,向國外派遣間諜的職責,由左、右相直接管理。此外各軍也設有直屬斥候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偵察當面敵情,如領軍將帥、軍力多寡、武器裝備,兵力部署和行軍路線等等,他們歸屬于樞密院刺探司和各部軍事長官雙重管理。

    當然功能最為齊全,人員配置最多的當屬趙昺直接管轄的皇城司事務局。他們既有皇帝的支持,又不受財政預算的限制,經費充足,并擁有直接面圣的特權,因而仍然是趙昺最為依賴的情報來源。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擁有常設人員三千余人,外圍的探子不下萬人的龐大機構。他們的觸角已北至元大都范圍,并在江南各府路設置情報總站,重要州郡設置了分站,各縣也有情報員活動。

    隨著行朝遷瓊,趙昺也借機將一些事務局的人員安插到朝廷的各機構,使他們有一個公開的身份,更為方便收集情報。如負責監視朝廷政要和收集民經情報的一、五部探子,多為各部的郎中、主事,州縣的判官、參軍、縣丞、主簿之類的小官吏。他們看似不顯眼,但不可或缺,且可以直接接觸到核心事務和機密。

    作為事務局唯一武裝力量的行動隊也得到了壯大,現在有成員五百余人,分成一個大隊和十數個小隊,除常駐本部的大隊外,其余的則分布在江南各個地區,他們只聽命于本部調遣,各情報站無權指揮,但各站有配合他們行動的義務。他們鋤奸殺敵成為震懾敵人的一支精銳力量,并承擔起護送商隊往來兩岸的任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射阳县| 淮安市| 灵璧县| 紫阳县| 汝城县| 习水县| 黎平县| 丹阳市| 建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神池县| 山丹县| 襄垣县| 城固县| 房产| 平陆县| 松桃| 大足县| 玛纳斯县| 东辽县| 重庆市| 冕宁县| 临武县| 农安县| 寿宁县| 轮台县| 宜兰市| 桐梓县| 齐河县| 密山市| 无为县| 岗巴县| 克什克腾旗| 南通市| 锡林浩特市| 西乡县| 卓资县| 图木舒克市| 华宁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