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探討-《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話一說完,三個老頭都愣在當場,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藍,或是失望,或是慍怒,顯然心情是十分復雜。他們實在是想不通剛剛還氣勢如虹,口口聲聲要不懼萬難復國的小殿下臉咋變得這么快,難道一切都是表象,說到底還是跑。
“殿下難道以為不應(yīng)該乘勢反擊,收復失地嗎?”好一會兒,江萬載才平復下來,他出言問道。
“是的。”趙昺挪挪屁股讓自己坐的舒服一些道,“如果敵軍大規(guī)模北調(diào),我們趁隙發(fā)起反擊,收復些州縣也不是什么難事。但江大人想過沒有,如果蒙古內(nèi)亂迅速被平復,敵軍去而復返,我們怎樣守住收復的州縣?恐怕敵軍一至,如今的情況又會重演,各州縣又會降而復叛,難道朝廷還要漂流海上!”
“殿下為何如此悲觀?”江萬載心情好了一點,原來殿下不是懼敵,而是擔心。
“江大人,朝中的事情應(yīng)該比本王更為清楚。不是本王悲觀,而是眾臣悲觀,他們以為前途渺茫,能茍安已是不易。形勢稍微不利,想的不是如何克服,卻是屈膝求和,或是干脆逃離。想的都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利益,為之甚至不惜挑起朝爭,致陛下和國家、百姓于不顧。地方州縣更是糜爛不堪,見利忘義者比比皆是,只要以功名利祿稍加誘惑,便毫不猶豫的背叛朝廷。多年的戰(zhàn)亂已使百姓思安,而我朝為籌集所需,手段無不用之極處,民心已經(jīng)盡失,屈服于敵威之下。即便恢復失地,我們憑什么去守,何人去守,只憑江大人、文大人等朝中幾個忠貞之臣去守,又如何能守得住,只怕還要重蹈李庭芝、陳文龍等人兵敗身死的覆轍。”趙昺聲色俱厲地說道。
“社稷之本,廟堂之責。國不知有民,民又焉知有國。殿下當日在朝會上所言真是一針見血。”應(yīng)節(jié)嚴聽罷突然說道。”
“當日聽眾臣爭論,一時有感而發(fā)矣。”趙昺嘆口氣說道。心中也瞬間明了,這倆老頭突然造訪原來是因為那天自己說得這句話,什么下棋、探討局勢都是在試探自己。不過這句話卻不是出自己之口,只是當日借用了一下而已,但也算應(yīng)景。
那是清朝末年,強盛一時的王朝也已走向衰落。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艦隊自海上突破虎門要塞,沿著珠江北上,江兩岸聚集了數(shù)以萬計的當?shù)鼐用瘛K麄円岳淠摹⑹制届o的神情觀看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zhàn)事,就像在觀看一場表演,當掛青龍黃旗的大清官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兩岸居民竟然發(fā)出像看馬戲看到精彩處的噓噓聲。英軍統(tǒng)帥巴夏里目擊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問其買辦何以至此,買辦曰: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而當今的大宋面臨的情形就像是歷史的預演,只不過換了主角,結(jié)局卻是同出一轍。
究其緣由,這正是國家****政治和統(tǒng)治思想造就的,就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政治下國家的滲透力極為薄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思不出其位”的儒家思想,早就把人們控制得服服帖帖一臉死相。老百姓所希翼的是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入,“帝力于我何加焉”的生活,至于到底是誰派出的稅吏,到底是誰下令抓壯丁,是本族的統(tǒng)治者還是外來的侵略者,則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百姓對國事冷漠麻木,和平時期還好,有利于國家穩(wěn)定,但是遭遇大變,瞬間就成了致命的毒藥。所以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國內(nèi)的農(nóng)民起義,勝了就都任由他做主子,況且外族一勝,往往便有無恥文人考證到大家原來是“圣教同源”,都是軒轅皇帝的子孫,于是即使被強行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也照樣跪稱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場本該浩浩蕩蕩的民族戰(zhàn)爭,就這樣變成漢蒙統(tǒng)治者爭奪政權(quán)的戰(zhàn)爭。
但偏偏現(xiàn)在趙昺卻不能明說,宋朝是儒家思想治國,而士人就是統(tǒng)治階層的中堅力量,自己面前這倆老頭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和擁躉者,與他們講正是由于其潛心學習和傳播半輩子的思想導致了當前的局面,恐怕話一出口就成了異端,拂袖而去都是好的,怕就怕自己真成了孤家寡人,要獨自去發(fā)動群眾了……
“既然如此,那殿下棄子求生之計如何實施?”江萬載對朝廷狀況可能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未深究,他現(xiàn)在想知道的是殿下所謂的‘棄子’意有何指。
“本王所謂的‘棄子’是說要放棄趁敵軍北撤趁機四處出擊,收復國土之意。”趙昺言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宁陵县|
平阴县|
济源市|
河间市|
南汇区|
壶关县|
福海县|
六盘水市|
齐齐哈尔市|
涿州市|
东光县|
天水市|
宜宾市|
连江县|
东莞市|
诸暨市|
夏邑县|
开封市|
清水河县|
淮安市|
稻城县|
台安县|
乌拉特中旗|
靖西县|
天长市|
铜梁县|
岑巩县|
岫岩|
湖州市|
宿松县|
哈尔滨市|
田林县|
文登市|
井研县|
泾源县|
五莲县|
山西省|
尼木县|
瑞安市|
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