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頭疼-《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廣州這么快便失陷大出眾人意外,此地一失不僅供給更加困難,繼續南下的陸道路也將被封鎖,朝廷還面臨三面受敵的困境,因而大家不免驚慌。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不知報國恩,卻獻城投敵!”太后看完戰報切齒大罵,嘭的一聲隔著簾子將文書擲于殿下。
“太后息怒!”陳宜中趕緊跪下撿起戰報,重臣也有樣學樣地都紛紛跪倒請罪。
“敵大軍至,縣人趙若岡以城降。”趙昺在陳宜中身后掃了一眼文書看到一行字,這不用問廣州多半是一矢未發,便有內應開城迎敵入城了。
“食君之祿,便應忠君之事,此賊不知以死報君恩,卻開城求榮,人人得而誅之。”陳宜中一目十行的看完戰報,捶胸頓足的大罵不已。
“我大宋自開國便厚待士人,而國難之際,不肯守土衛國,卻紛紛投敵,背主求榮,禮義廉恥何在啊!”楊太后又發出悲聲,抽泣著吼道。
“斯文敗類,讀圣賢之書,卻做茍且之事,當真不怕天怒人怨嗎?”陸秀夫也悲戚道。
“李相接招赴闕,淮東制置副使朱煥便開城而降,李相至揚州,裨將孫貴開城投敵,至李相被執身死;陳相守興化,部將林華、陳淵與降將王世強勾結引敵軍攻城,通判曹澄孫開城投降,陳相被執,絕食而亡殉國;陛下移駕泉州,蒲氏作亂,知泉州田真子、左翼軍統領夏璟脅從,陷陛下于險境……這是為何啊!”劉黻也仰天長嘆道。
“最可恨的是那些愚民、軍將,沐浴皇恩,明知賊人叛國,卻坐視不理,甚至相從,不肯群起誅之,以報天恩!”陳宜中是當朝多年,乃有為國選材之責,現在各地州府敵軍一到便紛紛請降,改換門庭,說起來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罵完那些叛臣后馬上轉移視線,埋怨起了那些百姓和普通軍士。
大宋是以士取官,殿上站的十個得有八個是進士出身,雖說其中也有不屑之徒,但這比例實在是有點高,就說眼前,正月里元軍破汀關,癸巳,知循州劉興降。壬寅,吳浚棄瑞金遁,鎮撫孔遵入瑞金,浚尋還汀州,降。戊申,知潮州馬發及其通判戚繼祖降。丁巳,權知梅州錢榮之以城降。而這些人和他們有的是同學、同科,甚至是同榜,此時他們臉上也掛不住了。
陳宜中之語,看似痛心疾首,卻是溫柔一刀。朝臣心里神會,紛紛指責是刁民作亂,投降的官員正是受亂民裹挾,軍兵威迫,不得已之下才反叛朝廷,總之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而那些平頭百姓們就成了該千刀萬剮的,沒有良心,有負國恩的罪魁,將國破家亡的責任推得干干凈凈,仿佛國家到如此地步都是百姓們的罪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理塘县|
冀州市|
定西市|
大化|
荃湾区|
广水市|
平武县|
永城市|
界首市|
喀喇|
民和|
固阳县|
林甸县|
平安县|
沈阳市|
余干县|
乌海市|
新化县|
陇西县|
桐城市|
同江市|
蓝田县|
鹤壁市|
布尔津县|
南陵县|
通渭县|
丰原市|
惠来县|
米脂县|
南丰县|
云安县|
大邑县|
吉隆县|
乐安县|
安吉县|
天台县|
吉安市|
崇阳县|
南充市|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