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收留-《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動亂時期一切從簡,但趙昺還是命人做了三天法事超度亡魂,而他也堅持每日前去同眾人一起守靈。終于熬到祭典結束,趙昺卻沒有感到一點輕松,當前首要問題是又多了上千口人吃飯的問題就讓他覺的壓力山大,這種壓力似乎還在不斷增加,可又怨不了別人,都是自己惹得‘禍’。
蔡完義一班人要求歸隊,他們同是在泉州護駕的義勇,趙昺沒有辦法拒絕,只能同意他們來府中擠擠。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跟隨皇帝一路的泉州義勇開始只是參加祭典的,但不知道是覺得大家鄉里鄉親的在一起有安全感,還是有感于衛王殿下的人格魅力,在祭典結束后也放棄了伴駕的‘優厚待遇’不肯走了。另一批賴在府中不走的就是飲福時來的那幫不速之客。
對于這幫孩子的境遇,趙昺通過泉州義勇們的窘境就知道他們所言非虛。據他所知宋朝采用的是募兵制,也就是說當兵的都是職業軍人,一旦從軍就要一聲為兵。同時他們也是人,有家庭、有老婆孩子,因此規定軍屬可隨住軍營,靠軍餉維持生活,所以現在的隨扈大軍中有不少都是隨行的軍屬。
連番征戰中,尤其是自福州撤退后經歷了多次惡戰,部隊傷亡慘重,在撤離泉州途中就有二百多艘戰船沉沒,損失了多少士兵就可想而知。當然朝廷對于戰殞的軍將也有撫恤,除了賞賜之外,還會按照犧牲者的軍餉減半供應給家屬。但如今天下大亂,朝廷財政困難,供應上必然會有所選擇,義勇們尚缺衣少食,這些遺屬自然是難得果腹,可他們又無處可去,只能跟隨朝廷四處漂泊,到處討食,尤其是那些雙親皆亡的孩子最苦。
對情況心知肚明的趙昺原本打算關了他們幾天,待人們都已淡忘此事的時候再放他們走。所以雖然將那些‘污蔑’朝廷的孩子全部監管起來,但并沒有苛待他們,反而提供了住處和飲食。而這些孩子們卻不知恩圖報,讓他們走的時候誰也不肯走了,每天還在王府周圍轉悠,大家總不能看著一群孩子餓死凍死,也就默認了他們的存在。
但后邊發生的事情是趙昺和大家都始料不及的,不知道是誰將王府‘收留’軍中遺孤的消息傳了出去,以致每天都會有人前來投奔,幾天下來已有近千軍中遺屬到此。趙昺本就不是硬心腸的人,看著一群可憐的孤兒寡母于不顧,只能盡數收留,為他們提供一個暫時棲身之所,而如此的后果就是糧食和住房吃緊,生生把一座清凈優雅的莊園變成了難民營……
“殿下,自去年末粵北諸州相繼向韃子投降,循州、梅州等廣東路諸鎮也先后陷落。敵酋阿里海牙率軍又先后攻克了靜江府和邕州。參政知事陳文龍兵敗被執,而文樞密使那邊也不妙,傳說汀關已失,如今朝廷雖發出詔令征調糧草,但地方上應者寥寥,屬下以重金求購也所獲不多。”府中總管一應采購事務的莊世林稟告道。
“嗯,朝廷撥下來的糧食沒有?”吃過早飯府上的眾人在偏廳議事,而現在主要的議題就是解決吃飯的問題,趙昺聽莊世林的一番話就明白了:現在敵軍攻勢正緊,東南防線已經全線崩潰,朝廷能掌控的地盤越來越小,物資供應更為緊張,當下留在這里,十有八九是因為沒有籌集到足夠的糧食,否則肯定早到海上避難了,其潛臺詞就是他們即便有錢也難以買到糧食。
“殿下,撥下來一些錢款,并無糧食,讓我們自行采買。”莊世林苦笑著答道。
“哦?!總略勝于無。”趙昺先是驚愕又嘆了口氣道,現在是有錢難買糧,撥下來錢有毛用,可有錢也比沒有強些。
“殿下,朝廷稱我們是義勇,只按舊例撥付口糧和醬菜錢,且給的是關券(軍隊異地就糧的憑證)。即便如此也未之按虛數給付,缺額不止半數,而那些暫居府中的遺屬還不在此列。”莊世林見殿下還挺知足,又解釋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梅河口市|
呈贡县|
荔波县|
桂阳县|
泉州市|
大埔区|
许昌市|
泾源县|
望江县|
营山县|
民勤县|
乌拉特前旗|
西贡区|
林口县|
新闻|
通辽市|
曲松县|
哈巴河县|
溧阳市|
苏州市|
顺平县|
土默特左旗|
闽侯县|
扎赉特旗|
无锡市|
深水埗区|
名山县|
嘉鱼县|
扎囊县|
郸城县|
锡林浩特市|
黄浦区|
耿马|
叙永县|
焦作市|
汾西县|
申扎县|
曲沃县|
政和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