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管家躬身告退,把長子陸安喊來。 …… 陸安今年已四十多歲,得知是老白員外差遣,不敢有半點怠慢,領了任務就往沈娘子家跑。 朱銘不在家,進山割草去了。 那匹瘦馬食量日增,附近能啃的雜草,早被這畜生啃完,必須到山里割回來喂。 若要長得健壯,只喂青草也不行,還得夾雜著干草料,豆子和食鹽更是不能少。 想養好一匹軍馬,每天所消耗的食物,足夠養活兩三個村民! “朱相公!” 陸安站在院門外喊。 正給白祺輔導功課的朱國祥,起身去把院門打開:“何事?” 陸安屈身行禮:“俺是老員外派來的,名叫陸安,也喚作陸大。朱相公要種稻子,有什么差遣盡管吩咐。” 朱國祥安排道:“去揀半斤谷種來,我過目之后便曬種。” “這便要曬種?”陸安表示不理解,提醒說,“早稻雨水前就播了,晚稻又還不到時候,這時撒種該哪時插秧?” 傳統水稻種植,雨水前就要撒種。 如果是油菜水稻輪作,撒種時間就要推遲一到三個月。 朱國祥簡單解釋:“我的育秧法子,育秧時間更長,你照做便是了。” 陸安只得跑回去,給老白員外通報消息。 老白員外說:“他怎樣安排,你便怎樣去做。” “是!” 陸安去領了半斤谷種,氣喘吁吁跑到沈娘子家。 朱國祥抓起一把仔細觀察,顆粒還算飽滿,也不曉得是哪樣稻種。 百余年前,宋朝引入占城稻,初時只在江淮、兩浙地區種植。如今已推廣到了漢中,而且還培育出許多亞種,眼前便是占城稻的四川亞種。 朱國祥吩咐道:“稻種留下,我選個晴天曬種,你帶我去看育秧田。” 育秧田,顧名思義,專門留出來育秧的。 陸安帶著朱國祥來到一塊水田,還沒來得及說話,朱院長已經開始拖鞋了。 他將衣服下擺系于腰間,挽起褲腿就踩入田中。雖然還未犁地灌水,但這幾天下雨,一腳踩下去,稀泥能遮到小腿。 朱國祥彎腰抓起一把泥,只隨便看了兩眼,便贊道:“好田!” 是沙壤土,非常適合育秧。 不是搞什么正規的栽培試驗,再加上沒有相關科學條件,就沒必要測量土壤成分了。 朱國祥把手狠狠插下去,掏出更深的田泥,仔細觀察土壤的物理性狀。以他幾十年的農業經驗,能夠肉眼觀測出來,這些土壤多半呈微酸性或者中性。 白家把育秧田伺候得很好。 朱國祥重新回到田埂上,去旁邊的水田洗凈手腳,撿起自己的鞋子說:“明天,你找耕牛來犁地。務必要深翻,翻完之后,讓太陽暴曬幾日。” “俺記下了。”陸安說道。 朱國祥又說:“準備好糞肥,要臥熟的熟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