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無事。 翌日清晨,父子倆打開房門。 瘦馬靜立于門前,不拴繩子也沒亂跑,看到他們出現,還打了個響鼻以示親近。 然后,這匹瘦馬就溜達到院角,去啃食籬笆墻下的野草。 軍馬很難伺候,要喂豆餅,還要喂鹽水,夜草更是不能斷。眼前這黃驃馬卻好打發,啥都不用管,自己就知道找食吃。 當然,瘦成那副鬼樣子,別說人騎上去夠嗆,怕是連幾十斤的貨物都馱不動。 田二的老婆正在掃地,田三老婆帶著幾個孩童,在院外不遠的菜地里勞作。 朱銘走過去問:“嬸子,田二叔出門了?” 田二老婆也不簡單,張口便是謊話:“天剛亮就下地干活了?!? 朱銘旁敲側擊:“如今這世道,日子都不好過啊?!? “可不是?”女人也跟著抱怨,“冬天越來越冷了,天氣也亂得很,入夏總要旱兩個月?!? 氣溫在唐中期就開始下降,至北宋末年跌到谷底,又在南宋回暖了一百年。 即便是南宋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沒回升到唐末宋初的水平。至元末,氣溫又跌到谷底,明朝稍微有所恢復。可明朝的最高年均氣溫,也沒達到南宋時期的峰值。 此時的平均氣溫,大概跟明末相當,約與明朝萬歷初年差不多。 小冰河期! 朱銘又說:“這山里閉塞,天高皇帝遠,官家也顧不上,想來比南方要好些?!? 女人說道:“官家沒有,還有土皇帝?!? 朱銘問道:“哪個土皇帝?” 女人不再接腔。 朱銘再問:“你們這山里,可曉得皇帝的新年號?” “又有新年號了?”女人疑惑道。 “你們用的是哪個年號?”朱銘反問。 女人說:“什么寧,記不住了?!? 雖然昨天聽到“蔡相公”,朱銘已經有了不好的念頭,但還是抱有僥幸心理:“熙寧?” 女人搖頭:“不是。” “不會是崇寧吧?”朱銘一顆心往下沉。 女人頓時記起來:“對對對,就是崇寧,今年是崇寧十二年。俺成親的時候,剛好是崇寧元年,俺記得清清楚楚?!? 古代的鄉間百姓,基本不記皇帝年號,平時都用天干地支來算年份,這田二的老婆知道崇寧年號已是不易。 只不過消息有些滯后,崇寧只有五年,哪來的崇寧十二年? 所謂崇寧十二年,應該就是政和三年,也即西元1113年。 朱銘垂頭喪氣離開,走到父親面前,低聲道:“咱們倒霉了。” 第(1/3)頁